唐晏成父子靜靜聽著韓啟的講述。
據他所說,自打梁晉開戰之后,前軍大營跟京師之間每日必須通訊。
每日的戰報必須第一時間上報皇帝,同時京師則會把糧草運送到前線。
但前幾日消息和糧道同時被掐斷,慕容留當時就發現了異常。
于是立即安排斥候打探,第二日回報的消息卻讓慕容留驚駭無比。
斥候說京師已經被超過十萬的西魏和柔然聯軍所包圍,水泄不通。
慕容留對此大惑不解。
朝廷要跟西魏和柔然聯合伐梁,他是知道的。不過他開始時并不同意柔然人參與,因為柔然近年來雖然與北晉交手變少,但兩者畢竟攻伐多年,難以產生信任。
但朝廷卻聽信西魏使者的蠱惑,認定柔然不會對北晉不利,并同意了最多五萬柔然人借道北晉東側南下。
為防不測,朝廷特意安排了一萬余的警戒部隊,沿途監視。
在慕容留出征之時,據報一切正常。
而西魏那邊就更是不解,他們不應該在梁國的陜關嗎?怎么會又到了北晉?
慕容留不過一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看來是中了對方的瞞天過海、調虎離山之計。
一邊主張三國伐梁,實際上卻趁北晉京師空虛之機,聯合柔然抄了后路。
真是悔不當初!
于是慕容留直接帶著六萬精銳連夜北上,希望能解京師之圍。
韓啟跟慕容留之間每日都保持信息溝通,最新的情報是昨晚剛剛收到。
慕容留在到達京師之時,北晉的都城就已經輕松陷落。
有皇宮侍衛冒死突圍,見到慕容留后痛哭流涕。
直說是京師禁軍中有對方內奸,在夜間偷偷將城門打開,引西魏狼騎入京,現在皇帝已經被困在宮中無法脫身。
慕容留雖然明知自己在人數上不如對方,但還是決定義無反顧的前去救駕。
這就是韓啟所知的最新消息,至于慕容留解圍的結果暫時不得而知。
在韓啟看來,慕容留以六萬疲憊之師硬抗十余萬的聯軍,絕對難以取勝,所以才會有兇多吉少的判斷。
唐晏成聽后,心里暗道,那個在夜間偷偷開門的人不會就是青虛子吧?
很有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被困在宮中那彈丸之地的北晉皇帝說不定已經成了西魏的階下囚。
至于慕容留,唐晏成也并不看好。
不論是人數還是氣勢都不如聯軍,這仗怎么打?如果非要硬闖,很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過從靜安軍的角度來說,那三方打的越激烈越好,同歸于盡才是美好的期望。
唐晏成看看唐藝,“父親,接下來該如何行動還請示下!”
其實他倆人早已商量妥當,只是當著韓啟的面再故意明確一下。
唐藝也是老手了,故意遲疑片刻道:“如果真如韓將軍所說,那晉國的確危矣,只是不知韓將軍有何高見?”
他這是將球踢給了韓啟。
韓啟心里一陣苦澀,眼前的唐氏父子,一唱一和目的已經非常清楚,只不過要他親口說出來而已。
韓啟無奈,只能道:“梁晉同為大邦,雖偶有交戰,但睦鄰已久,豈能旁觀其受小人之辱?另外,西魏和柔然一旦滅晉,對大梁更是危險,所以末將請節帥出兵相助。”
妥了,大梁出兵冠冕唐皇的理由新鮮出爐,正所謂名正才能言順。
這是應友邦的邀請,前去幫忙平亂的,與西魏和柔然的背信棄義完全不同。
唐藝霍然起身,大手一揮,“韓將軍所言甚是,本帥這就發兵。不過沿途之上還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