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汐月呵呵笑了一下,“姜小姐是第一才女,所以姜小姐說聽過便就是聽過吧。不過姜小姐看瑾王的眼神能不能收斂一點,你一個堂堂太傅家嫡孫女上京城的第一才女,應該不會想上趕著做妾吧?”
沐汐月本來還不知道這個姜語柔對自己的敵意從哪里來,剛才就她那有意無意的總看向蕭逸白的眼神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沐汐月也不慣著她,反正我一個鄉下長大的就是這么的心直口快。
被沐汐月點破心思,姜語柔有些下不來臺,她白著臉小聲說了一句:“臣女沒有看瑾王殿下!”
蕭逸白馬上向沐汐月表態,“月月放心,本王不會看上她這種的。”
姜太傅本以為只是女孩之間的口舌之爭,他是知道自己孫女的心思的,一年前他向皇上提過把孫女許給瑾王,只是被瑾王拒絕了。如今她孫女已經十八,卻還是一心想要嫁給瑾王,他又只有這么一個孫女,又不想逼她嫁一個她不喜歡的人。
姜太傅還想著瑾王都快要大婚了,孫女應該也能死心了,沒曾想孫女一向自視清高的性子,今日會來這么一出,不過沐汐月和瑾王說的話太不給面子了。
姜太傅道:“欣平郡主與瑾王說的是不是有些傷人了。”
皇上一直沒說話是因為想看看沐汐月會怎么處理這件事,當然也是有懷疑是不是姜太傅家的孫女說的是真的。
皇后秉著看戲的心態,見火候差不多了出來打圓場,“既然姜小姐有疑慮,那欣平要不再作一首,本宮相信你有這個才能。”
沐汐月呵呵了,雖然離開學校這么多年,作為一個曾經的學霸背過的詩總還能記得幾首的。
她不卑不亢的重新站起來,“回娘娘,再作一首也是可以的,但是臣女怕姜小姐又用一句曾經聽過來詆毀臣女,畢竟她號稱第一才女,只上下嘴皮子一碰,也不用說出個一二三來,怕是在場的人都會信她吧,誰讓臣女只是一個鄉下長大的呢!”
姜語柔也站起來說:“剛才是臣女的錯,臣女定然不會再多嘴了。”
沐汐月呵呵冷笑了一下,“姜小姐不是真心道歉就不必裝了,讓人看著怪累了,整日里戴著假面怕是你自己忘了自己是個什么性子了吧!既然皇后娘娘讓臣女再作一首那臣女就再作一首。”
她在腦子里搜索了一下,特么的,得找個意境好的,頓了頓道:“要看中秋月,須交夜半時。當中明朗朗,直下凈離離。地只馀風露,天何有斗箕。虛靈昭徹性,開眼幾人知。”
【注: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洪咨夔kuí的《中秋》,詩中描繪了中秋月夜的美景和寧靜深遠的意境,感慨月光的空靈純凈,能洞察人心,但真正能理解并欣賞這種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中秋節月色的獨特感悟和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沐汐月剛開始也是有忐忑了一下,畢竟還有個澹臺鴻這個穿越前輩來了七年之久了,不過后來她從姜語柔的眼神中看出,她純純是找茬,肯定是沒聽過的。
這次沐汐月念完就先出聲問姜語柔,“姜小姐,本郡主的這首詩可還行,你不會又聽過吧?”
姜語柔同樣的伎倆不敢用兩次,畢竟這殿中之人多的是博學之才,不可能她聽過別人都沒聽過,那樣把自己架的太高并不是好事。
她盡量語調平穩的說:“欣平郡主才學過人,臣女才疏學淺不敢點評。”
皇上哈哈一笑,“欣平果然才學不凡,能連著作出兩首如此好的詩已然勝過無數男兒,賞紅玉如意一柄。”
皇后也很官方的夸了兩句,賞了一支金簪這波就算過去了。
后面倒是沒有人找沐汐月的茬,沐汐月意興闌珊的熬到宮宴結束。
后兩日蕭逸白除了吃飯時間會過來找沐汐月,白日里像是很忙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