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他看了看周然,沒想到周然也在看著他。
周然早就看出了他的異常,但是沒有追問,而是低聲說道:“于隊長,接下來怎么辦?”
于烈知道他在提醒自己,又看到隊員們也在等著他拿主意,于是心里快速盤算一番。
“我們向東前進了將近一公里,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人員存在的痕跡。而且,既然周教授能夠從西邊回來,說明那里相對安全一些。”于烈說著看了大家一眼,“我的意見是向西搜索。”
“同意。”陸瞬第一個贊同。
眾人紛紛點了點頭。
“周教授,你覺得呢?”于烈向周然說道。
“我們勘察組聽你們的。”
“好,時間緊迫,現(xiàn)在出發(fā)!”
一行人緩緩向西推進,救援組前后都有人,前邊由于烈?guī)ш牐筮呹懰矓嗪螅瑢⒖辈旖M夾在中間,以確保安全。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沒有發(fā)生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的東西。不過,向西的通道似乎越來越窄。而且,手電的光線照的越來越遠,說明霧氣在持續(xù)變薄。
“停!”
隨著于烈低沉的聲音,一行人緩緩停了下來。
眾人在詢問之前,突然閉口不言,因為他們看到了前方的石壁,也就意味著他們來到了通道的盡頭。
“難道走錯了方向?”這是于烈的第一反應。
當四個“自應燈”打開之后,他們才看清了這里的全貌。
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雖然依舊是灰蒙蒙的,不過比之前清晰了很多,石壁凹凸不平,整體上比較平整,就如同是雙手抹平的。它的顏色還是暗灰色,只是有點發(fā)白,就像被污染了的雪一樣。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頭頂上方出現(xiàn)了凹凸不平的石壁,大概有十幾米高,并且有的地方掛著類似于鐘乳石的小石柱,只是顏色也是發(fā)白的暗灰色。
救援隊開始在四周測量、查勘,勘察組開始研究石壁的構造,試圖發(fā)現(xiàn)形成這種景象的原因。
“這里就像是一個山洞。”周然說,“看,那不就是‘鐘乳石’嘛。”
“嗯,的確像。”于烈回答道,“不知道咱們從什么時候進入這個山洞的。”
“反正都是連著的,能進來就能出去。”
“很奇怪。”于烈突然說了一句。
周然好奇的看著他,問道:“于隊長,你說什么?”
“在出發(fā)之前,我就開始計算時間,根據(jù)標記物的距離以及咱們行進的速度,你猜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難道又出現(xiàn)了那種情況?”
于烈自然明白他說的“那種情況”指什么。
原來,于烈注意到,隨著他們前進,在相同間隔的標記物之間所用的時間不同。
他以五個標記物的間距為一組,走完第一組用時三分零八秒,第二組用時兩分四十五秒,第三組用時兩分三十二秒,第四組用時兩分三十秒,接下來的每一組用時穩(wěn)定在兩分半左右。
期間沒有發(fā)生什么事,這就排除了外在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行進速度基本保持不變,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這就排除了內(nèi)在因素。
那么,引起時間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某種未知的因素嗎?
于烈一時間想不明白,將自己的想法跟周然說了。
“會不會跟這里的霧氣有關?”周然若有所思的說道。
在他向西“失蹤”的那段時間,就已經(jīng)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起初,他們落地的地方,霧氣比較薄,通信設備和電子設備都能正常工作。在他不知不覺往西邊走了一段之后,發(fā)現(xiàn)那里的霧氣變得濃了,從手電的射程就能判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