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張義見到來人,頓時有種見到天選之子的感覺。
面前這位教書先生,三角眼蒜頭鼻大嘴叉扇風耳,更為難的還留了兩條鼠須。
張義上下打量這個身材干瘦的先生,心中不免感慨,能把這些個缺點都湊到一張臉上,也怪難為對方的。
經過吳宇的一番引薦,才知道對方姓楊,名暉,東京本地人士。
本著奇貌必有奇才的想法,他對楊暉還是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
待寒暄了幾句過后,張義便開口問道:“不知楊先生,現在在哪里高就啊?”
楊暉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轉頭看了眼吳宇,似乎是在征求對方的意思。
吳宇接過話茬:“小義啊,楊暉是皇城司的秘諜,之前一直在東京城負責收集民情。”
張義點了下頭,表示明白了。
所謂收集民情,就是在民間打探各種消息,聽聽百姓都關心什么,又有什么怨言沒有。將情況反映上去,再由專人裝訂成冊,供官家閱覽,作為施政的參考。
他皺眉問道:“那楊先生可知道,我這里對教書先生的要求?”
楊暉聞言,非常自信的點了下頭,隨即分別用西夏方言和遼國方言,各回答了一遍。
這時,吳宇又插話道:“楊暉早些年是被派出去,執行過任務的。在遼夏兩地都住過幾年。而且他本人還有個特長,精通以及模仿各地方的方言俚語。說句楊暉不愛聽的,如果不是這副長相,我師父險些動了讓他去鴻臚寺的心思。”
張義再次點頭,對吳宇的最后一句話深以為然。這樣的人只要稍加培養,妥妥的翻譯人才。
又聊了一下待遇的問題,三人談話也就此打住。
倒是楊暉主動說道:“張郎君,不用考校一下,楊某的學問嗎?”
張義心說:你可真會說話,我倒是有那個心呢,可我自己也得會啊。
他大手一揮:“考校學問就大可不必了,既然是我吳叔推薦的人才,張某自然是信得過的。”
吳宇是知道張義底細的,再次說道:“小義,楊暉是我們這一些人里,學問最好的。當年做學問的時候,經常被先生夸獎。”
既然這樣說,張義心里就更加有底了。
他看外面天色已經臨近中午,立即領著對方來到幾個孩子居住的跨院。
他推開一扇房門:“楊先生,鄉下地方設施簡陋,還望您不要嫌棄。”
楊暉客氣說道:“郎君說的哪里話?有這么一間干凈整潔的房間安身,已經是楊某的福氣了。”
此時,吳宇已經把吳宇帶來的六個孩子,加上之前曹宇婷送過來的四個孩子,都叫到了一起。
這才把楊暉拉到身邊,給十個孩子做了一番介紹。
這個時代,能有先生教授自己學問,可是很難得的一件大事,這些個孩子自然是欣喜不已。
在約定了,明天辦一個小型的開學儀式后,張義便帶著吳宇走出了跨院。
“吳叔,這邊你幫我照顧一下,我得去一趟城里。”
“你不是剛回來嗎?”吳宇好奇問道。
“我得去接幾個人,天黑前就回來。”張義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
半個時辰后,他乘坐著姜老八驅趕的馬車,來到了蛋糕作坊門外。
負責把守的護衛,都是曹宇婷親自挑選的,對張義也是認識的。他打了聲招呼,便邁步走進了院子。
“大叔,你找誰呀?”張翠兒抬頭看著易容后的張義,好奇問道。
張義也不說話,蹲下身與對方平視,這才伸手將胡子揭下。
張翠兒烏溜溜的大眼睛,瞬間一亮,一頭撲進張義的懷里,語帶哽咽的說道:“大哥哥!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