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準備停當后,黃東來就盤腿在那陣中坐定,閉起雙眼,開始掐訣念咒。
陣中閉眼入定,陣外便是陰陽相轉。
待黃東來再度睜眼之時,他身處的那間米鋪已然不見了蹤影。
他趕忙站起身來,朝周遭看了看,只見得一重重漫無邊際的黑暗,以及一點一點綠色的、點綴在黑暗中的磷火,忽遠忽近、忽暗忽明地閃動著。
當然了,米鋪雖然不見了,但黃東來所畫的陣法和孫亦諧的“尸體”都還在地上,另外,他放在“法臺”上的一爐、一鏡、一鈴此時也都出現在了陣邊。
“我靠,居然成功了?”看見這變故,黃東來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
您別看他剛才那波操作十分流暢的樣子,實際上他也是頭一回開壇做法,這一套究竟有沒有用,他也不確定,只不過是抱著死孫當活孫救的想法賭賭看而已。
“媽的……為了兄弟老子容易嗎。”既然這陣法真的生效了,黃東來也很快接受了現實,他一邊罵著,一邊就拿起了陣邊的銅鏡和三清鈴。
那銅鏡,他揣在了懷里,鈴鐺,則系在了腰上。
拿好這兩樣東西后,他又一次掃視四周,在那星星點點的綠火之中,找到了一點紅色,然后便快步朝那個方向跑了過去。
此刻,黃東來身處的空間,乃是一片陰陽交界之地。
在這個空間里游蕩的魂魄,有一部分在理論上還是有“回頭路”可以走的。
比如,有些上吊或溺水后暫時閉了氣的;有些得了重病,命懸一線的;還有些看似猝死,甚至已經進了棺材,但其實只是深度昏迷的……像這些游魂,若有人能在一定時間內救活他們“魄”,他們便能“回魂”。
但是,一旦這些徘徊在生死邊緣的魂魄在這個空間里被鬼差抓住,送進了鬼門關,那就會從“魂”正式變成“鬼”,那時,就再無還陽的可能了。
所以民間傳說對這地方的形容就是——腳下墳頭土? 頭頂香灰云,一入陰兵手? 永赴鬼門關。
那么孫亦諧又是什么情況呢?
他其實要比別的游魂強多了,因為有“守魄”在他肉身附近幫他把七魄定住不散? 所以他的肉身在離魂之后也并未失掉“精神”? 換言之就是“命”還在……只要他的魂能找到路回去,便可直接還陽。
眼下? 黃東來做法到此? 就是為了追回孫哥的魂,只要他在那三炷香燒完前能把孫哥的游魂帶回陣法旁? 讓他“躺回”自己的身體里去,孫哥就能起死回生。
叮鈴——叮鈴——叮鈴——
隨著黃東來的跑動? 他腰間的三清鈴也跟著響了起來。
此物乃道家法器? 驅神驅鬼都用得到? 其鈴聲在人聽來清靈悅耳,但在妖魔邪祟聽來卻是震魂懾魄、驚心喪膽。
可能有人要問了? 黃哥帶著這玩意兒? 不就把孫哥的魂也給驅走了嗎?那還怎么找他啊?
列位? 這我就得說明一下了。
首先,道家的法器、法術等可以“驅神驅鬼”這個說法里? 那兩個“驅”字? 其實并不是“驅趕”的意思? 而是“驅使”的意思。
只不過在很多時候,人們請道士對付鬼怪都是以“驅趕”為目的,所以逐漸就被當成是“驅趕”的驅了;但實際上呢,“驅使”里邊兒就包括了“驅趕”,且還有其他更多的選擇。
其次,咱們上文剛說過,魂魄要過了鬼門關才是鬼,所以孫哥現在還不是“鬼”呢,他只是“游魂”,游魂依然是人的魂,所以三清鈴的響聲對他是不會有什么負面效果的。
看到這兒肯定又要有人問了,既然這鈴對游魂無效,那黃東來干嘛又要帶著呢?
很簡單,因為這地兒……可不止有游魂。
那些陰兵鬼差也不是吃素的,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