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參賽隊伍都到齊之后,江楓這組開始比賽。
首先是日本文化游戲——“武士揮刀”。
身穿和服木屐的倉木真希結結巴巴地背起了準備好的稿子,但說到一半就忘詞了,臉漲得通紅,有些不知所措。
江楓忙上前救場,“倉木同學剛來中國不久,中文還不是太好,希望大家給她一點掌聲鼓勵。”
本著中日友好原則,大家還是配合地鼓起了掌。
然后,江楓充當起翻譯,讓真希用日語講解規則,自己則用中文再講一遍:
雙方六名隊員分成三位進攻者和三位防御者,己方進攻者和對方防御者組成一組PK。
進攻者手臂上掛著小呼啦圈,一邊轉動呼啦圈一邊用“武士刀”——康樂果攻擊另一組的防御者。
兩分鐘內,若進攻者戳中防御者三次,則進攻者贏;若防御者咬掉康樂果,則防御者贏;否則平局。
游戲開始,雙方有輸有贏,有靈活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咬掉了對方的康樂果,也有保守者為求平局而瘋狂逃竄……
場面既激烈又好笑。
第二場游戲是阿拉伯文化游戲——“沙漠飛毯”。
游戲主持人阿卜杜勒駕輕就熟地用中文講解了規則:
雙方六名隊員全部上場,用兩張報紙交替前進,要求是只有所有人都站在一張報紙上,才可以移動另一張。
這下,大二隊傻眼了,他們以為所有比賽都是比體能,所以派出的全是健壯的男生……
于是,三男三女搭配的大三隊最終勝出,獲得了決賽的入場券。
決賽在大三隊和另一邊勝出的大一隊之間進行——
大四學生都忙著論文、實習或者考托福,基本對這個活動沒興趣,臨時湊了幾個人出來也不甚上心,因此大一隊贏得非常容易。
決賽主持人老杜給眾人介紹了比賽規則,參賽兩隊的六名成員分別身穿兩組隊服——
一組背后的名牌分別是“周文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成祖”六位歷史上著名的皇帝。
另一組背后的名牌分別是“念奴嬌”、“江城子”、“蝶戀花”、“浣溪沙”、“雨霖鈴”和“滿江紅”六個最常見的詞牌名。
老杜一邊介紹,一邊讓套上衣服的同學轉過身,給觀眾展示。
“這些名字,都很好聽。”
站在江楓身邊的真希不由感嘆道,她很喜歡中國文化,但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優美的詞組。
“一會兒還有更好聽的。”江楓笑著說。
果然,老杜介紹完撕名牌的規則之后,接著說,“游戲開始前呢,我們希望借由這次機會給現場的留學生朋友一個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機會。
“首先,有請大一隊——皇帝隊,每人講一個自己背后人物的小故事。”
這自然難不倒剛剛參加過高考的大一新生——文王拘而演周易,始皇焚書坑儒,武帝金屋藏嬌,太宗玄武門之變,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及成祖裝瘋瞞天過海,都是信手拈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皇帝們只是蕓蕓眾生的一員,而更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是口口相傳的文化寶藏,是漢賦、是樂府、是唐詩、是宋詞、是元曲、也是明清小說。今天,由大三隊——宋詞隊,來為大家背一首以背后詞牌名寫就的宋詞。”
這個稍許有點難度,但畢竟是六個相對常見的詞牌名。略一思忖,隊員們就紛紛代入感情背了起來——
第一個戴眼鏡,一看就是學霸的男生自然而然背了“念奴嬌”詞牌里最著名的那首蘇軾的《赤壁懷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當一口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