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戊聽到這話,氣得渾身發抖:
“雍己,你還在狡辯!你用這種卑鄙的手段奪取王位,談何拯救商朝?你看看現在,王室大亂,人心惶惶,邊境也將因此而陷入危機,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雍己轉過頭,看向太戊,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太戊,你不要不知好歹。吾已經放過你一次,你若再敢與我作對,休怪吾無情。”
太戊向前走了幾步,毫無畏懼地直視雍己:
“我不會承認你這個篡位者。你以為用武力就能讓人心服口服嗎?你錯了,你會為你的所作所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雍己臉色一沉,正欲發作,這時,另一位大臣急忙站出來打圓場:
“王上,太戊公子,如今不是爭吵的時候。商朝已經風雨飄搖,我們需要團結起來,共同應對眼前的危機啊。”
雍己冷笑一聲,“團結?哼,誰要是跟吾作對,就是與商朝為敵。”
太戊看著這位曾經熟悉如今卻變得如此陌生的兄弟,心中滿是苦澀:
“雍己,你已經被權力沖昏了頭腦。你這樣做,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說完,太戊不再理會雍己,轉身緩緩離開。他的背影顯得那么落寞,每一步都仿佛承載著商朝的命運。
他走出王宮,來到宮外的廣場上,望著天空,深深地嘆息著,搖著頭。
太戊的侍從輕聲問道:“公子,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太戊沉默了許久,才緩緩說道:
“我們先回府,召集那些忠誠于商朝的人。我不能讓雍己就這樣毀掉我們的國家,我要想辦法撥亂反正。”
在民間,百姓們也在紛紛議論著王城里發生的變故。
一位商人擔憂地說:
“聽說王室里出大事了,雍己公子篡位了,這可怎么辦啊?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一位農夫也附和道:“是啊,朝廷一亂,我們這些老百姓可就遭殃了。希望有人能站出來,讓商朝恢復安寧。”
太戊回到府邸后,立刻召集了自己的親信和一些支持他的官員。
太戊看著眾人,神情嚴肅地說:
“各位,今日之事你們也都看到了。雍己篡位,商朝陷入危機。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我們要為了商朝的未來而努力。”
一位官員說道:“公子,雍己現在手握兵權,我們要想推翻他,談何容易?”
太戊目光堅定,……
“我知道這很難,但我們必須嘗試。我們要先爭取更多人的支持,讓大家明白雍己的所作所為是對商朝的傷害。同時,我們要密切關注邊境的情況,不能讓外敵趁虛而入。”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愿意聽從太戊的安排。
而太戊知道,他面前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為了商朝,他已下定決心。
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要與雍己抗爭到底,讓商朝重回正道。
此時的商朝,就像一艘在驚濤駭浪中航行的巨輪,船身已經出現了裂縫。
而太戊則是那試圖修補裂縫、拯救巨輪的人,他的使命艱巨而偉大,他的行動將決定商朝的命運。
就這樣,雍己在一片爭議和混亂中登上了王位。
他的即位方式是“兄終弟及”,這與商朝前期一直遵循的“父子相承”傳統截然不同。
這種同代兄弟間傳位的方式極易引發沖突,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商朝的統治階層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益加劇,原本穩固的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商朝的實力在這無休止的內耗中逐漸被削弱,整個國家陷入了動蕩不安的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