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拿下了這么個大寶貝,顧承淵越看明生鋼鐵廠越順眼,不知不覺也就多轉了幾圈,才前往這次過來的第二個目標:
萊盛化工廠!
相比起給了顧承淵巨大驚喜的明生鋼鐵廠,這個萊盛化工廠則要顯得平平無奇許多,也就比自己高中暗訪過的那個化工廠要大上一些。
不過雖然普通,但其承擔的生產任務、以及在顧承淵布局的軍工產業鏈所中承擔的作用相當重要,甚至說是核心也不為過!
因為萊盛化工在子彈生產環節中,分配到的任務是生產底火和發射藥!
這兩者就相當于是彈藥的能量核心,沒有底火和發射藥,產再多鋼鐵也只能當建筑材料!
根據軍隊意見以及化工學院技術人員討論,底火、發射藥的生產分別選擇為疊氮化鉛和硝化棉。
發射藥選擇硝化棉理由自不用多說,但凡懂點軍工的都知道,硝化棉一直是世界主流的發射藥,性能非常優秀,久經實戰考驗,而且制造流程簡單,家庭作坊都能搞,只是比較刑。
而疊氮化鉛也是一款十分優秀的底火,五十度以下貯存數年不顯著降解,起爆速高,撞擊和摩擦感度都優于雷汞。
作為單質起爆藥,性能卓越,是雷管和底火的理想裝填材料,其極限起爆藥量僅為0.030g!
由于萊盛化工廠只是產業園區的配套企業,并不具備軍工資質,所以并沒有以上兩者的生產線。
但這根本難不倒優秀的夜大化工學院人才!
他們利用現有的設備和現有的原材料,硬生生從無到有,手搓了兩條硝化棉和疊氮化鉛的生產線。
硝化棉的原材料是硝酸、硫酸、棉花和小蘇打。
大體流程就是將硝酸和硫酸混合,待兩者徹底融合之后放入棉花浸泡,讓棉花本身纖維和硝酸發生反應,兩者反應時會產生水,所以硫酸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吸收反應生成的水分、讓其保持反應。
這個過程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硝酸硫酸混合時不僅會升溫,還會產生有毒氣體,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防護措施!
最后就是將棉花撈出,擠干硝酸硫酸混合溶液,用水反復洗凈,然后放入蘇打水中,進一步中和棉花里的酸性,而后撈出,再次洗凈晾干,就可以得到發射藥硝化棉!
硝酸、硫酸和小蘇打作為化工產業的常用原料,萊盛化工廠中有大量存儲,并且在硝化棉制作過程中,這三者消耗量非常少、可以反復使用,中長期內都不用擔心。
并且硝酸也可以通過化工廠現有設備進行制取,常用奧斯特瓦爾德法來提煉硝酸,大體流程就是將氨氣和氧氣混合成一氧化氮,并通過鉑等金屬加速其氧化過程,快速形成二氧化氮與水反應,就可以生成硝酸。
唯一需要大量消耗的只有棉花,但因為其日用品的屬性,幾乎是已經爛大街了,不說滿大街的超市和床上用品店,就說每家每戶,誰家沒幾床棉被?
就光是剛收復的清河鎮,全鎮棉花加起來,都不知道夠用多久了。
相較于發射藥硝化棉,底火疊氮化鉛則稍微要麻煩一些,原理就是疊氮化鈉和鉛鹽進行反應制備,需要精細控制反應條件,如反應時的溫度、PH值、攪拌速度等,這對于確保疊氮化鉛的純度和晶型至關重要。
夜大化工學院幾個博士生在制備晶型上的選擇是短柱狀的α型,這個晶型的疊氮化鉛穩定性更高,不像針狀的β型只看一眼就會爆炸!
正是因為其對生產線的較高要求,使得雷俊在引進了一批化工學院的人才后,又跟蔡安欣要了一幫機械學院的高材生,來幫助生產線進行設計組裝。
除了麻煩在設備之外,疊氮化鉛的原材料同樣麻煩,需要的疊氮化鈉屬于劇毒物質,曾有一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