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剛送走了苗大嫂沒多久,姜琴本來還想著這個點了,食堂就算是沒關門,剩下的菜也應該不多了,就準備自己在家煮點粥吃。
剛好婆婆也只能吃點干凈的食物。
結果,她剛把米洗好放進砂鍋里。
院門就被敲響。
“姜琴妹子,我給你送點粥來,是不是還沒吃飯呢?”
姜琴一開門,就見毛丫滿臉帶著笑,手里還端著一個熱乎的砂鍋。
她趕緊讓人進來。
毛丫看著心情很好。
一進來,把砂鍋放在桌上:“我聽說大娘肚子不舒服去了衛生所,就想著等你們回來,估摸著食堂都要關門了。就趕緊在家煮了點粥,青菜瘦肉粥,我最拿手的,快嘗嘗。”
姜琴他們都不好意思了。
毛丫卻笑道:“這沒什么,我這也算是個謝禮了。”
她看著姜琴:“妹子,我下午已經去后勤部找白主任說了,我答應進養殖場工作了,我得謝謝你的建議。”
姜琴眼睛一亮。
“真的?”
“嗯!”毛丫重重點頭,“白主任不光同意了我進養殖場,而且還同意了我的提議,讓我和之后其他被錄用的工人都能去寧省養殖場學習培訓一段時間,這期間的吃住都由后勤部承擔。”
這完全可以說是解決了后顧之憂。
“太好了!”
不光是姜琴高興,黃翠喜甚至是顧兆,包括在主臥里的顧淼都替她高興。
隨軍家屬想要找到一份工作本身就比較難,更何況,她們還是在海島上,機會就更少了。
并不是每一個軍嫂都能那么幸運,被后勤部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
就算是有工作崗位空缺出來,也大多是學歷高的軍嫂們才有機會爭取。
就像是之前空出來的三個老師崗位一樣。
現在毛丫能進養殖場,不光是她自己能得到一份工作,更意味著,后勤部這個養殖場大概率是能辦起來的。
一個養殖場一旦辦起來,需要的工人不說幾十,至少也不能低于十個吧。
除了會計等技術崗,其他工作崗位都是很多沒什么學歷的軍嫂們經過培訓后可以勝任的。
家屬區里的軍嫂們能多一個工作機會,絕對是大好事。
更何況,在顧淼的心聲里,毛丫處處被阮紅霞當做對照組拉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毛丫沒有工作,一家五口全靠梁長江的工資生活。
哪怕說是婦女能頂半邊天,但小孩子們其實是能感知到,這個家里是誰說了算。
而梁長江的工資有一大半都要寄回老家,給毛丫的生活費對比很多農村家庭來說,可能算不上少,但相比較家屬區的其他人家,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毛丫是想著平時能省就省,等以后家里要辦大事的時候,才不至于兜里沒錢。
但她又是那種典型的華國家長思維,習慣性不跟家里孩子們說自己的難處。
孩子們就只能感覺到一點,家里錢是爸爸掙的,后媽卻不給她們花,還總喜歡管著她們,不讓她們干這個,不讓她們干那個。
又有有心人的挑撥和阮紅霞作為后媽的對比,久而久之,這心就歪了。
現在毛丫能有一份工作。
別的不說,至少毛丫的注意力不至于全放在孩子們身上。
她有了工資,給孩子們花錢也這不至于太摳。
就算是無法保證未來不會再一次走入那樣眾叛親離的結果,退一萬步說,她好歹還有工資,萬一以后真被送回老家,她至少有錢傍身。
顧家人是真心為她高興。
毛丫能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