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昌茶莊的雜貨間里,一只積滿灰塵的箱子藏在角落的木架下。箱子上貼著1962年的庫存標簽,看似普通的"烏龍茶"字樣下,藏著一串不起眼的數字編碼。
"這不是老茶箱。"張明從木架下費力地拖出箱子,手指摸索著已經斑駁的銅質鎖扣,"材質和常見的樟木茶箱完全不同,邊角的磨損程度也不對。"
林默用紫外線手電照射箱面,立刻發現了更多反常之處:"看這些細微的劃痕,組成了某種圖案。像是一張地形圖的輪廓。"
李明遠拿起量子探測儀走近箱子:"有微弱但穩定的能量反應。箱子里似乎裝著什么特殊的設備。"
"需要開鎖專家嗎?"陳蕓問道。
"不。"林默搖搖頭,從口袋里掏出陳錫明留下的銅牌,"這個應該就是鑰匙。"
將銅牌嵌入鎖孔旁的凹槽,齒輪轉動的聲響隨即從箱子內部傳來。片刻后,鎖扣應聲彈開。
箱內整齊地擺放著一臺老式電波探測儀和一本航海日志模樣的記事本。記事本的扉頁上用德文寫著"坐標追蹤記錄,1962年8月"。
"這是陳錫明最后的野外記錄。"陳蕓翻開泛黃的紙頁,快速瀏覽著工整的筆記,"他在青藏高原尋找某個特殊的能量節點。根據這些描述,那個地方位于一片峽谷之中,當地藏民稱之為'時光之門'。"
"有具體方位嗎?"
"每一頁都記錄了詳細的坐標。"陳蕓指著密密麻麻的數字,"他走了一條很特別的路線,像是在追蹤某種能量流動的軌跡。"
李明遠突然叫了起來:"你們看這個探測儀的設計 - 它不僅能接收普通的電磁波,還能探測更特殊的能量形式。這絕對是超前的技術。"
"先別碰它。"林默制止了李明遠想要啟動儀器的沖動,"這么多年過去,內部元件可能已經老化。我們需要先做一個詳細的檢測。"
就在這時,探測儀突然自己亮了起來。一陣奇異的嗡鳴聲中,指針開始劇烈晃動。
"量子場異常!"李明遠的現代設備也發出警報,"能量波動的頻率...和陳錫明當年記錄的完全一致!"
"快看表盤!"陳蕓指著探測儀的指針,"它指向的方位......"
"正是青藏線的方向。"林默接過話頭,"看來那個神秘的能量節點,至今仍在運作。"
團隊立即展開行動。張明負責聯系鐵路部門,為即將開始的實地考察做準備。李明遠帶著技術組對老式探測儀進行檢修,試圖在不破壞原有線路的情況下恢復它的功能。
"有意思的是這段。"陳蕓繼續研究著筆記本,"8月14日那天,陳錫明遇到了一個神秘的藏族老人。那人說在古老的典籍中,曾記載過'天門'的存在。每逢特定的日子,就會有人通過這扇門進入另一個時空。"
"跟施泰因曼的理論很接近。"林默說,"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扭曲時空的能量節點。而青藏高原,可能就藏著最強大的一個。"
檔案室里,三臺電腦同時運行著數據比對程序。一邊是陳錫明的路線記錄,一邊是衛星地圖的地形數據,還有就是量子場的實時監測數據。
"軌跡開始重合了。"張明指著屏幕,"如果這些數據是準確的,那個'時光之門'應該就在這個山谷里。現在那里已經被劃為軍事禁區,普通人根本無法接近。"
"不用靠近也能確認。"李明遠說,"只要能修好這臺探測儀,在安全距離外就能監測到能量波動。"
實驗室內,一群工程師正在小心翼翼地拆解這臺老式儀器。隨著外殼被揭開,更多令人驚訝的發現浮出水面。
"這哪是什么電波探測儀。"李明遠仔細檢查著內部結構,"它的核心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