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兩名衙役走后,徐言總算長松了一口氣。
這陳茂禮實在是倒霉,在這種時候丟了路引。
相較于明初,嘉靖時期路引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地方衙門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閑的沒事專門去查路引。但碰上寧波府鬧倭患盤查一切從嚴,而陳茂禮又正好丟了路引被抓了典型,便是真的被衙役拿去也沒啥好說的。
不過這陳茂禮為人也太剛直了吧,剛才要不是徐言出面接話,怕是真要鬧出亂子來。這種時候要做的便是息事寧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現在徐言有些明白為什么陳茂禮歷史上沒有做到特別高位的官了,剛則易折啊。
當然性格和為人處世的風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好在現在陳茂禮尚未入仕,又遇到了徐言,有機會調整過來。不然真到了官場上這樣剛直的性子是要吃大虧的。
“履卿兄,這寧波府又鬧起了倭患,這段時間莫要上街閑逛了。”
在徐言的記憶中這段時間寧波府應該只有零星的倭患,并沒有太大規模的海寇劫掠事件。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謹慎些的好。
再說陳茂禮如今沒有路引,若是上街被衙役捉住,敲詐勒索是小,影響府試是大。
陳茂禮長嘆道:“愚兄記住了,方才多虧賢弟出手相救,不然后果實在是不堪設想。如此,愚兄又欠賢弟一個人情了。”
“履卿兄這是哪里話,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徐言笑了笑,話鋒一轉道:“對了履卿兄,不知你治的本經是什么。”
科舉考的無非是四書五經,四書嘛大家學的都是一樣的。五經卻是不同,考試時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學的本經作答。譬如徐言的本經就是《詩經》。
“愚兄不才,治的乃是《詩經》。”
陳茂禮十分謙虛的說道。
“那還真是巧了,愚弟治的也是《詩經》。”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五經是選修,那么總會有個冷門熱門。《詩經》可以說是最熱門的選擇了,基本上近半的考生都會選擇,浙江、福建等地尤甚。
陳茂禮見徐言選的也是《詩經》,一時來了興致。
“既如此,愚兄愿與賢弟切磋一番。”
讀書人之間免不了比試切磋,何況如今鬧倭患不能上街,憋在客棧里娛樂方式實在有限。這已經是陳茂禮能夠想到較好的消遣方式了。
徐言自然不好推辭,點了點頭道:“還請履卿兄出題。”
陳茂禮沉吟一番,悠悠說道:“予其懲,而毖后患。”
徐言心道這廝果然是八股文高手,讀書的好坯子,出題都那么刁鉆。
此題出自《小毖》,全文是:予其懲,而毖后患。莫予薺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核心意思就是防患于未然。
這題目破題并不難,難點在于如何展開。
徐言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分析題目的能力增強了不少。卻見他坐了下來,沉思片刻提筆蘸莫疾書開來。
陳茂禮很是好奇,便站在徐言身后看他如何來寫。
一開始他還覺得平平無奇,但越看越覺得有味道,看至最后連聲高呼:“妙哉,妙哉!便是愚兄也作不出這么精妙的文章。賢弟不僅詩才滿腹,經學也是絕倫啊。”
徐言笑道:“信手偶得之,運氣好些罷了。”
二人相談甚歡之時,卻響起了敲門聲。
徐言前去開門,見是客棧小二不由得蹙眉:“什么事?”
小二賠笑道:“徐公子莫怪,是府衙里來人了。”
徐言不禁大驚。
剛剛打發走那兩名衙役,怎的又來人了?這還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