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一樣。
按理說以知府大人的水準不會做出這種事啊。難道說知府大人另有所指?
徐言聯想到馬知府最后那句“本府點到為止,你好好想想罷”,愈發覺得此事不簡單。
徐言閉上眼睛開始仔細回憶每個細節,“瞻烏爰止,于誰之屋”出自詩經,屬于五經。“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出自論語,屬于四書。
四書加五經,這當然有可能是巧合,但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是馬知府事先計劃好的,引著徐言一步步接上。
至此,徐言心中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算不算馬知府在向他暗示府試題目?
當然馬知府最多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至于徐言能夠領會到什么層面那是徐言自己的事情。
不過徐言還是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他猛然起身,開始分析這兩句《詩經》、《論語》中能夠出題的角度。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這兩句實在太適合出成題目了。
但有一個問題他不能理解。就算馬知府透給他四書題,但他老人家又是怎么知道徐言的本經是《詩經》的呢?
畢竟五經五選其一,徐言并沒有告訴過馬知府自己治的本經是《詩經》啊。
莫非趙縣令跟馬知府提及過?
徐言越想越覺得心緒不寧。府試在即,再看別的東西也看不進去了。不如便把這兩道題目當做府試考題來練習練習吧。若其真是府試題目徐言自然血賺,即便不是徐言也練了手不算虧。
“雙喜,鋪紙研墨!”
雙喜正在鋪被子,見自家少爺這么晚了又要寫文章心疼道:“少爺您就不能休息一會嗎。”
“快,少爺我這會不累!”
雙喜無奈,只得收拾好桌子替徐言鋪好紙張,站在一旁研墨。
徐言閉上眼睛靜靜冥想。
馬知府是堂堂朝廷四品官員,不可能為了徐言一個童生冒著仕途終結的風險直接告訴其題目,最多通過這種閑談聊天的方式進行暗示。這樣即便徐言猜出什么也是他自己“猜的”。
馬知府突然示好徐言肯定和獻祥瑞有關,但也絕不僅僅因為此。巡撫朱紈和徐言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也是令馬知府示好的一大原因。
把這些前因后果諸多細節聯系起來就發現一切都能解釋的通了。
大明官場從來就是聯動的,既然巡撫都看好徐言,馬知府又有什么理由不順水推舟呢?
當然,這些都只是徐言的猜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