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過了兩個多時辰,定海縣令趙若海急匆匆的趕到府衙。
由于時間太過匆忙,趙縣令甚至沒有時間潔面熏香,一路緊趕生怕讓欽使久等。
這于他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自然容不得任何差池。
趙縣令抵達,自有衙門公人前去通稟。
汪太監在園子里閑的都快發霉了,正靠在亭子里聽曲,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大喜。
“快,快扶咱家起來?!?
馬知府趕忙上前攙扶,諂媚道:“讓欽使久等了,下官安排不周,罪過罪過?!?
汪太監豎起蘭花指笑道:“咱家哪里有那么嬌貴。只是期望著早些宣了圣旨,辦好差事?!?
稍頓了頓,汪太監咦了一聲:“咱家要在哪里宣旨?”
“下官已在二堂排好香案,靜候欽使駕臨?!?
“如此,便去二堂吧?!?
卻說二人一前一后在左右簇擁下來到二堂。馬知府見趙縣令和徐言都已到了,便沖汪太監拱手道:“啟稟欽使,趙縣令與徐童生皆已到了?!?
汪太監掃了一眼,見到一個身著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心道該是趙縣令了。
至于徐言嘛,肯定就是不遠處那個身材有些瘦削的少年郎。
他點了點頭,隨即從近侍手中接過一個長條形的木盒,輕輕啟開蓋子。
盒子中有兩卷圣旨,汪太監先是將其中一卷取了出來。
馬知府與趙知縣見狀紛紛跪倒在地,沖著汪太監的方向叩首。徐言見狀也是有樣學樣,準備接旨。
傳旨是太監的絕學,大概是因為他們的聲音很適合抑揚頓挫。
汪太監自然也掌握了這項技藝,只見他清了清嗓子,用極為尖細的聲音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寵綏國爵,式嘉閥閱之勞;寧波知府馬善遠,忠君體國,為官三載疏浚水道,舟楫得以暢通,商旅便于往來;重教興文,建書院,置學田,士子競進,民風向善......茲特擢為南京禮部右侍郎。
敕命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初二日之寶
念罷之后,汪太監又從木盒中取出另一卷敕命,清了清嗓子繼續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朝廷待士之恩,莫重于褒錫。定??h令趙若海老成持重,扶貧濟困,百姓樂業;為政清廉,持法公允......茲特擢為寧波知府。
敕命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初二日之寶
兩道圣旨不過是短短百余字,但汪太監卻是傾注了極大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了天子的威嚴。
念罷之后,汪太監咽了口吐沫,回味了良久。
待他回味夠了,掃了一眼跪著的馬、趙二人,沉聲道:“二位大人領旨吧?!?
馬知府和趙縣令心中已是激動不已,此刻拼命壓制喜意,高呼吾皇圣明,之后起身領旨。
見徐言還在跪著,汪太監笑道:“徐小郎君也起身吧?!?
徐言愣了一愣,這就完了?
就這?
馬知府、趙縣令都加官進爵了,他呢?
其實從汪縣令開始宣旨徐言就覺得有些不對。
作為明史教授,對于明代圣旨他還是很有研究的。
皇帝的圣旨種類很多,一般有三類。
詔曰用于詔告天下。凡是有重大政事須要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做開頭,宣示范圍最廣。
制曰是宣示百官時所用。凡是圣旨中表達皇恩浩蕩時,都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開頭。其并不下達于普通百姓,宣示范圍次之。
敕曰的宣示范圍最小,一般是皇帝在給官員加官進爵時所用。
一連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