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卻說徐言返回孤山書院后心情大好。
雖然功名還沒有到手,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這當然得益于他有一個好老師。
錢老先生和浙江提學官雷禮是同年進士,連帶著徐言這個學生也沾了光。
從上次孤山書院的“偶遇”來看,效果還不錯。一向不茍言笑的雷大宗師竟然破天荒的夸獎了他。當然徐言本身表現的也很出色。
只要院試不出現什么大的問題,應該就是走個過場。
雖然如此,錢老先生對于徐言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
每天必須的練習量自不必說,晚上還要加練。
按照恩師的說法,這是根據雷大宗師的個人偏好做出的臨時性調整。
對此徐言自然是佩服不已的。
卻說這日晚上徐言正自吃著云吞面,錢老先生便悠哉悠哉的說道:“乖徒兒啊,你可知道雷禮還是陽明先生的仰慕者?”
嗯?
這個信息徐言還是知道的。
雷禮在嘉靖三十年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期間曾經寫過《南京太仆寺志》,用五千字記載了王陽明的事跡,占整個列傳部分的一半。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雷禮對于王陽明很推崇。
“當年陽明先生在滁州期間,督馬政之余在瑯琊山下開辦書院講學,培養了無數弟子門生。”
徐言點了點頭。
《王守仁年譜》中有記載:“滁山水佳勝,先生督馬政,地僻官閑,日與門人遨游瑯琊、讓泉間。月夕則環龍潭而坐者數百人,歌聲震山谷,諸生隨地請正,踴躍歌舞,舊學之士皆日來臻,于是從游之學自滁始?!?
稍有歷史常識的都知道南京太仆寺不在南京城中,而在與南京一江之隔的滁州。
太仆寺掌馬政,滁州作為明太祖朱元璋“開天首郡”,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洪武六年朱元璋下詔,在南京設立太仆寺。永樂十九年改稱南京太仆寺。
可以說經歷了龍場悟道王陽明對于心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一時期是心學極速發展的時期。
“自嘉靖十五年滁州陽明書院建立以來,為師也曾經到書院聚集講會。那場講學,雷禮也是去了的?!?
錢德洪慢條斯理的說道。
“啊?恩師也去過滁州陽明書院講學?”
錢德洪狠狠瞪了徐言一眼:“這什么意思,為師是陽明先生親傳弟子,就不能講學了嗎?”
徐言連忙擺手:“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學生的意思是,恩師和雷大宗師還有這段交情。”
“那是當然,若只是科場同年,雷禮來杭州赴任后會專程來看為師?”
錢老先生捋著胡須十分得意的說道。
徐言心道這便都串上了。
錢老先生比雷禮年長,二人雖然是同年進士,但雷禮應該是把錢老先生看做老大哥的。
這種情況下錢老先生在滁州陽明書院講學雷禮當然會去捧場。
也許便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雷禮對于陽明心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也許是造化弄人,雷禮之后也做到了太仆寺少卿,和王陽明一模一樣的官職。
也許這就是傳承吧。
總而言之,雷禮和錢老先生私交甚篤,以至于錢老先生能夠猜出雷禮偏好哪種文風,可以讓徐言做到針對性的準備。
其實這就是變相的壓題啊。
雖然不可能精確到具體題目,但只要風格寫對了肯定能得到雷大宗師的賞識。
畢竟人都是自戀的,都會本能的認為自己的文章最好。
那么看到類似的文章肯定會先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