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言宴會之后風光返鄉。
老爹徐懷遠給兒子準備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
定??h的男女老少也都涌上街頭,準備一睹文曲星的風采。畢竟自打定海設縣以來,還從沒有出過連中小三元這樣的奇事。
徐言也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有功名讀書人的榮耀,感慨大明果然是讀書人的大明。
徐懷遠的病已經徹底好了,身子將養的很不錯。
看到兒子連中縣、府、院三試案首,徐懷遠激動的老淚縱橫,連呼祖宗保佑,老徐家祖墳冒了青煙了。
徐言心道這也太夸張了吧。這才是中了個秀才,要是中了舉人,老爹還不得樂瘋掉?
不過看到老爹這么高興的樣子,徐言也不好說什么。
孝順孝順,自然要順著老爹來。
徐言配合著老爹在街坊鄰里面前動情言說了一番連中三元的心得體會,端是給老爹賺足了面子。
回到自家之中徐言總算松了一口氣。
“爹,咱以后能不能低調點?”
誰料徐懷遠連連搖頭:“我徐家好不容易出了個秀才,怎能低調?”
“......”
“對了,我兒既然已經考得生員,也算是立業了?!?
徐懷遠話鋒陡然一轉道:“立業之后便要成家。為父想清楚了,那洪家千金十分合適,便替你定下了婚事?!?
徐言驚訝不已。
“爹已經訂婚了?”
“為父知道我兒是不好意思開這個口,那么為父替你來!”
徐言徹底無語了。
不過老爹既然已經定下婚事,徐言也不好反駁。
畢竟這個時代婚姻大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抗拒父命是大逆不道的做法。
好在他和洪妙云之前見過,對這姑娘的印象還不錯。
從姿色上來說,徐言似乎還賺到了...
“父親為何會如此之急?”
“當然是因為前不久洪大人從翰林院調任中書舍人。”
徐懷遠十分欣喜的說道:“翰林院雖然清靜,但畢竟都是詞臣閑職。而中書舍人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天子近臣??!”
徐言恍然大悟。原來這位洪大人就是洪澄。
洪澄乃是前刑部尚書洪鐘之子,正德五年才十六歲就中了舉人,可謂是少年成名。
據明史的記載這位大佬官至中書舍人。
雖然中書舍人只是七品官,但權力極大。這一點和巡按御史十分像。
因為他們手中權力太大了,朝廷只能壓低他們的品階來形成制衡。
中書舍人掌繕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
另外,文華殿、武英殿當直及屬內閣誥敕房、制敕房亦有中書舍人,員額不定。文華殿舍人,掌奉旨繕寫書籍;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寫冊寶、圖書、冊頁;誥敕房舍人,掌書辦文官誥敕,翻譯敕書并外國文書、揭帖,兵部記功、勘合底簿;制敕房舍人,掌書辦制敕、詔書、誥命、冊表、寶文、玉牒、講章、碑額、題奏等文書,各王府敕符底簿。
簡而言之,中書舍人最大的工作便是替皇帝起草敕詔,基本和秘書職責相當。這是真真切切的天子近臣??!
天子有什么重大決定,中書舍人都是第一個得知的。
基本上中書舍人都是皇帝絕對的心腹。
可以說除了下面沒挨那一刀外,中書舍人與太監沒有什么區別,都是伺候皇帝的。
老爹果然眼光獨到,給他找了這么一位老泰山。
不過徐言總覺得哪里不對。
洪澄正德五年中舉時是十六歲,現在應該已經五十三歲了,可洪妙云看樣子只有十四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