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負責跟在劉禪身邊的董允就在這么開口勸誡:“陛下當注意儀態。”
于是劉禪只好坐直身子:“相父,朕聽聞父皇在涼州顯靈,助大軍北伐,可有此事?”
由于最早丞相并未約束軍中傳言,此事早已傳回成都,所以諸葛亮輕輕搖了搖扇子,示意董允將宮人遣退,這才回答:“軍中確有此流言,不過是為了激勵士氣,并無先帝顯靈之事。”
“可是,可是那土豆,還有那寶劍,絕非凡品啊?”劉禪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霍愛卿去北方親眼所見,一畝產三十五石,莫非也是馬謖使了手段?”
“非也,此良種確實畝產三十五石,不止土豆,多有良種在隴西耕作,已得糧五萬石,另有其他作物尚未收獲,故而大大緩解我軍運糧壓力。”丞相回答,但這個答案把劉禪徹底整不會了:
“相父可是在南中或西涼尋到這良種?”
然后他看到諸葛亮搖了搖頭,后者揮揮扇子,隨后提到另一個話題:“陛下可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彭城之戰一戰被項羽三萬破五十六萬之事?”
“知道,費侍中曾為我講過這個故事。”劉禪撓了撓頭,想說些什么表示自己也認真學習了,可惜當時費祎講這段歷史的時候他滿腦子都是一會兒去斗蛐蛐,根本沒仔細聽,好在諸葛亮早已習慣,就這么繼續說了下去:
“彭城之戰雖有項羽勇猛,士兵精銳的緣故,但也有高祖大意,疏忽防范的原因,又有諸侯怯楚,不戰而逃最后自亂陣腳的問題,若是此時有人能送陛下回到高祖在彭城時,以陛下的身份去提醒高祖提前戒備,其結果未可知也。不知陛下愿意否?”
“相父你還會法術呢?”劉禪立刻來了精神,“我去了還能回來么?”
“只可在彼處停留一個時辰,隨后就歸還此地。”
“那朕自然是愿意的,到時候朕再告訴高祖,曹參、夏侯嬰后人都不是好東西,讓高祖不要給他們封官,嗯,就算非要封官,也不給他們世襲的爵位。”劉禪想出了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主意。
聽到這個回答的諸葛亮忍不住笑著搖了搖扇子,曹參的平陽侯傳承時斷斷續續,夏侯嬰的爵位和封國干脆因為曾孫夏侯頗與父親的御婢通奸后畏罪自殺而撤銷,顯然陛下平日不留心此事。
然后他看到劉禪滿心歡喜的抬起頭來:“相父何時做法?朕去去就回。”
即使是丞相,聽到這句話后也不得不用扇子掩住臉:“陛下,老臣只是打個比方。并無此等本事。”
“哦。”
“但后世子孫有。”
“啊?”
于是丞相把后世網友如何通過先帝靈位現身并帶來各種后世的物資的經過講給劉禪,盡管后者早有心理準備,此時也聽得一臉懵逼,等丞相講完朱小靚他們的事情,已經是一個多時辰后的事情了。已經聽成蚊香眼的劉禪突然抓住一個重點:
“相父是說,只要對著父皇的靈位叩頭并述說自己的困難,后世網友就會來現身幫忙?”
“是的,也有他們自行前來的時候。”
“那我每次拜祭父皇,是給父皇磕頭還是給他們磕頭?”
因為沒料到這個問題,哪怕足智多謀如諸葛亮,也在原地愣了一下,最后才用不確定的語氣回答:“應該.......是給先帝磕頭吧?”
“相父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用扇子擋住臉?”
“其實老臣也不敢確認,下次見到朱郎君他們的時候幫陛下問問。”諸葛亮放下扇子,“比起這個,陛下,老臣聽聞之前送回成都的新糧并未耕種。”
聽到這個問題的劉禪立即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李嚴他們居心不軌,朕讓伯松莫要耕種免得被他們抓住把柄攻訐,不過也曾叮囑他要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