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趙星就這么被送到了敦煌——事實上,當劉合看到有人從馬岱將軍的營房中走出來的時候還愣了一下,但看到對方的短發和與眾不同的裝束,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先帝的使者又來了。
于是他一邊派人去找馬岱一邊迎了上來,而趙星也不認識敦煌這邊的遠征軍,只好干巴巴地讓對方找“軍需處長”過來。
結果這個“軍需處長”不知道被翻譯成了什么——反正劉合理解成了管理物資的說話算數的人,于是閻弼也被莫名其妙拉了過來,后者原本正在張羅與停留在敦煌的西域胡商交易的事情,見劉合有事兒還很急迫,于是也放下手頭的事情跟了過來。
于是作為援助經驗還不是太豐富的趙星只好一臉懵逼看著幾位“大佬”客客氣氣詢問他有何貴干。
天地良心。趙星雖然老說自己是趙云的后人,不過實際上他對三國比較偏門的知識真不熟,一群人里他就聽說過一個馬岱,所以自我介紹之后便拉住馬岱表示自己是來送抗寒物資。
于是已經有了豐富的被援助經驗的馬岱立即找了個空曠的地方(因為敦煌城中漢軍占據的區域的倉庫被用于囤積魯斌帶來的小商品)讓對方釋放物資——按照馬岱的理解,不就是衣服么,正好放在空曠地方大家領了拉倒,還省得要保管。
然后他們就看到了被裝在紙箱子里的各式棉衣和老款軍大衣——這些有著濃厚時代氣息、完全跟不上現代人審美的防寒服裝一出現就讓馬岱意識到其防寒效果——無論是視覺還是觸覺都告訴他這玩意肯定比自己身上的衣服保暖效果好多了。
尤其這次還沒用自己拜,對方就把衣服送過來,當真是及時得很——最近漢軍也在敦煌附近采購材料制作冬衣,可惜人數太多,敦煌又太小,哪怕讓當地豪強幫忙聯系附近的羌人購買羊毛羊皮,一時間也做不完這么多衣服,不少羌人干脆把之前繳獲的西羌聯軍的衣服胡亂套在身上御寒。
當然也不全是老款衣服和軍大衣,幾千件衣服中也混雜著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造型,馬岱拿起來讓人比劃了一下之后發現居然很適合穿在鎧甲里面當內襯——這些是當初張越老爹接到棉甲訂單后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出來的鎧甲內襯,可惜他的廠子在國內甲胄圈內沒什么名氣,所以也沒有人管他買這些內襯,如今一并被朱小靚當成折扣品買了過來。
對于馬岱而言,能有這些意外之喜當然是好的,不過上次那些魯斌送來的商品還沒有賣出去多少(主要是閻弼和謝琳都表示如此珍貴之物不可賤賣,可以慢慢出售,甚至可以把其中一部分運回關內去慢慢販賣,定然能賺不少錢,而敦煌當地的胡商和大戶消耗能力有限,閻弼已經在張羅是不是再往西走走看看能不能接觸到更多的胡商了),所以他不得不尷尬地對趙星道歉:
“趙郎君,上次魯先生送來的商品尚未賣完,此次沒有多少金磚可以送回,不知可否等下回再付錢?”
然后他就看到趙星跳起來:“什么!還有錢拿!老朱不厚道啊,不是說好了是捐助的么?”
“只是以往些許慣例,前幾位使者其實都不曾要錢,不過丞相說過我們還是要給一些的——”馬岱懷疑對方口中的“老朱”應該就是朱郎君,不得不開口為其辯解一下,免得對方鬧了矛盾不利于后續幫助。
趙星這才站好:“別擔心,老朱跟我說過這些捐助全憑自愿,你們莫要擔心,比起這個,你們還有其他麻煩要我們幫忙解決么?”
這個問題讓馬岱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拱手行禮:“貴使送來的這批衣服給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目前我大軍駐扎在城內,城外則有羌人盟友,如今天寒地凍,他們雖然早已習慣這天氣,不過加上這些衣服也可讓他們好過些——”
“噢,天冷沒地方住是吧?”趙星擺擺手,“這兒不是敦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