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第十八師團,它是日俄戰爭結束后的1907年的11月,和第17師團一起被新設立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作為獨立第18師團,在師團長神尾光臣中將的帶領下,參加了對德軍的中國青島要塞的攻堅戰。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
第18師團在9月2日在山東半島北岸的龍口一舉登陸,并且在大正天皇生日,也就是10月31日的天長節那一天,他們開始了總攻。
戰斗大約進行了一個星期,然后在11月7日,在青島的德軍宣布投降。
可以說,這個18師團的戰斗力十分強悍。
然后在抗日戰爭爆發后不久,也就是1937年的9月份,這個18師團開始重組,代號“菊”。
由這個有形狀的代號我們就知道,這個師團不簡單。
師團下轄第54、55,114、124四個步兵聯隊,以及一個重炮聯隊,外加山炮聯隊,工兵聯隊,輜重聯隊,通信聯隊等等,總人數高達2.9萬人,戰斗力十分強悍。
在武漢會戰期間,這個18師團是華中派遣軍下轄的直屬師團,上司是陸軍中將畑俊六。
而這個18師團的師團長則是牛島貞雄,是那個進攻合肥的少將旅團長牛島滿的大表哥。
這個牛島滿的部隊,當初川軍133師從巢城撤退的時候,這個牛島滿可是緊追不舍。
雖然說后面被蕭定方的105加農炮一炮給干掉,但是,面對這個牛島貞雄,來自133師的老馬和老丁還是想搞他。
于是乎,當得知支援巢城來的鬼子師團是牛島貞雄后,老馬的第四步兵團和老丁的第五步兵團來了。
當然,和他們一起的還有暫七師直屬的155重炮團,105加農炮團,兩個炮團一起一共是68門火炮。
其中8門155加農炮,24門105加農炮,36門105野戰炮,它們是散布在銀屏鎮的各個位置,形成一個龐大的重炮群。
它們分別是按照預定坐標,對巢城的四個城門,以及多個鬼子駐守的山頭高地進行炮擊。
“一輪齊射,放!”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首先就是8門155加農炮,對著最遠處的,巢城北面的20公里外的鳳凰山進行炮擊。
而后,24門105毫米加農炮分別攻擊巢城的北門,西門,以及巢城東面的鼓山陣地。
三個地方,一個地方8門加農炮,剛剛好。
至于說說為啥要攻擊距離遙遠的鼓山陣地和鳳凰山陣地呢?
很簡單,牛島貞雄的炮陣地就在這兩座山上,必須打掉!
然后就是射程最近的,只有10公里的32門105毫米野戰炮。
它們的目標是相對較近的巢城東門,南門,以及巢城城內鬼子的指揮部臥牛山,以及巢城城外的李家坡高地。
巢城南面是從巢湖出來的裕溪河,以及一條較小的抱書河,而這個抱書河的末尾位置的200米開外,就是李家坡。
也就是說,如果蕭定方的部隊要進攻巢城,基本上只能走這么一條只有200米寬的路。
因此,這個李家坡必須打掉,不然的話部隊根本就過不去。
“放!”
轟轟轟轟!
“放!”
轟轟轟轟!
“放!”
轟轟轟轟!
兩個炮兵團的火炮在怒吼,可以說,此刻整個銀屏鎮都在顫抖,一團又一團開炮的火光照亮戰士們的身影。
同時,也照亮了渡河的部隊。
張家碾,這里是銀屏鎮東南方向一處開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