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是指氣體進入胸膜腔,導致肺組織受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其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外傷因素
1. 胸部鈍挫傷:如車禍、摔倒、撞擊等胸部受到外力沖擊,可能導致肺組織和胸膜受損,使氣體進入胸膜腔而引發氣胸。
2. 醫源性損傷:在進行胸部手術、胸腔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等醫療操作時,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損傷肺組織或胸膜,引起氣胸。
二、肺部組織異常
1. 肺大皰破裂:肺大皰是由于肺泡內壓力升高,肺泡壁破裂融合而形成的含氣囊腔。當劇烈咳嗽、用力屏氣、提重物等情況下,肺大皰內壓力急劇升高,可導致肺大皰破裂,引發氣胸。
2. 肺部感染:如肺炎、肺結核等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破壞肺組織,使氣體容易進入胸膜腔,形成氣胸。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等感染引起的壞死性肺炎,更容易并發氣胸。
3. 肺癌:肺癌組織侵犯胸膜或支氣管,可導致氣體進入胸膜腔,引起氣胸。此外,肺癌患者在接受放療、化療等治療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氣胸。
三、自發性氣胸
1. 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多見于瘦高體型的青少年,通常沒有明顯的肺部基礎疾病。其發生原因可能與肺組織先天性發育異常有關,如胸膜下存在微小皰或肺大皰,在一些誘因下(如劇烈運動、咳嗽、舉重等)破裂而引發氣胸。
2. 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常發生在有肺部基礎疾病的患者身上,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肺結核、肺纖維化等。這些疾病導致肺組織彈性降低,結構破壞,容易形成肺大皰,在咳嗽、呼吸道感染等情況下,肺大皰破裂而引發氣胸。
四、其他因素
1. 氣壓驟變:如潛水員從深水區上升至淺水區過快,或飛行員在高空飛行后突然下降,外界氣壓變化過大,可導致肺組織內壓力與外界氣壓不平衡,引起肺組織破裂,發生氣胸。
2. 月經期氣胸:又稱為“月經性氣胸”,主要發生在女性月經期,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關。子宮內膜組織異位至胸膜或肺組織,在月經期時,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出血,刺激...
氣胸的治療方法主要取決于氣胸的嚴重程度、病因及患者的整體狀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一、保守治療
對于少量氣胸(肺壓縮<20%)且無明顯癥狀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療。
1. 休息觀察: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充分吸氧,盡量減少活動,以促進氣體吸收。
2. 密切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的癥狀、生命體征及氣胸的變化情況,如胸痛、呼吸困難是否加重,胸部 X 線或 CT 檢查顯示氣胸范圍是否擴大等。如果氣胸范圍逐漸縮小,癥狀緩解,可繼續保守治療;如果氣胸范圍擴大或癥狀加重,則需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二、排氣治療
1. 胸腔穿刺抽氣:適用于中等量以下的氣胸(肺壓縮 20% - 60%),尤其是呼吸困難較輕、心肺功能尚好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針經胸壁刺入胸膜腔,將氣體抽出,以緩解肺組織受壓,改善呼吸困難癥狀。可根據病情需要多次抽氣,但有可能需要反復進行。
2. 胸腔閉式引流:對于大量氣胸(肺壓縮>60%)、張力性氣胸、交通性氣胸以及經胸腔穿刺抽氣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采用胸腔閉式引流。在局部麻醉下,于鎖骨中線第 2 肋間或腋前線低 4 - 5 肋間插入引流管,連接水封瓶,使胸腔內的氣體持續排出,直至肺完全復張。引流期間要注意觀察引流管的通暢情況、引流液的性質和量,以及患者的癥狀變化。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