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寵物咬傷時遵循科學的處理方法,避免陷入禁忌誤區,以降低寵物咬傷帶來的健康風險,促進傷口早日愈合,恢復健康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寵物咬傷后需要接種的疫苗主要取決于寵物的種類、健康狀況以及咬傷的嚴重程度。
狂犬病疫苗
- 適用情況:如果被狗、貓等哺乳動物咬傷、抓傷,且不能確定動物是否接種過狂犬病疫苗,或者動物表現出狂犬病癥狀(如狂躁不安、流口水、怕光、怕聲等),就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傳播,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是100%。
- 接種程序:一般采用五針法,即在第0、3、7、14和28天各注射一針;也有“2 - 1 - 1”程序,即第0天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一針,第7天和第21天各注射一針。
破傷風疫苗
- 適用情況:當寵物咬傷傷口較深,或者傷口被泥土、鐵銹等污染時,容易形成厭氧環境,為破傷風桿菌的生長提供條件,這種情況下需要接種破傷風疫苗。破傷風桿菌產生的毒素會引起全身肌肉強直、痙攣,嚴重時可導致呼吸困難、窒息。
- 接種程序:如果傷者之前沒有接種過破傷風疫苗,或者接種史不明確,需要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和破傷風類毒素(TT)。TAT能快速中和破傷風毒素,但作用時間短;TT則是主動免疫制劑,刺激機體產生長期抗體,一般需要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的程序進行。如果傷者既往全程接種過破傷風疫苗,且最后一次接種在5年以內,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種;超過5年的,建議加強一針。
對于特定寵物,可能還需要其他疫苗
- 貓抓病疫苗(目前國內尚未普及):貓抓傷或咬傷后,有感染貓抓病的風險。雖然目前國內還沒有廣泛應用的貓抓病疫苗,但在一些國外研究中,相關疫苗正在研發階段。貓抓病是由漢賽巴爾通體感染引起的,主要癥狀為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乏力等。
- 流行性出血熱疫苗(被某些嚙齒動物咬傷):如果是被倉鼠、老鼠等嚙齒動物咬傷,并且當地是流行性出血熱的疫區,需要考慮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因為這些動物可能攜帶漢坦病毒,引發流行性出血熱,癥狀包括發熱、出血、腎功能損害等。
辛辣食物禁忌
(一)辛辣食物對傷口愈合的影響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生姜、大蒜等,含有辣椒素等刺激性成分。這些成分會導致血管擴張,使受傷部位血液循環加快,在短期內看似有利于局部營養物質的供應,但實際上卻容易引起傷口局部充血、水腫,增加傷口的滲出液,從而延遲傷口的愈合時間。例如,被狗咬傷腿部后,如果食用大量辣椒,可能會發現傷口周圍明顯紅腫,原本正常愈合的傷口可能會出現疼痛加劇、結痂延遲等現象。
(二)辛辣食物與感染風險的關聯
辛辣食物還可能削弱人體的免疫功能,使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在寵物咬傷后,傷口本身就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如犬口腔中的巴斯德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食用辛辣食物后,由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身體對抗這些細菌的能力減弱,從而增加了傷口感染的風險,嚴重時可能導致傷口化膿、蜂窩織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三、酒精禁忌
(一)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
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對免疫系統產生多方面的抑制作用。它可以干擾白細胞的正常功能,降低白細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使身體抵御病原體的能力大打折扣。對于寵物咬傷患者來說,這意味著更容易受到傷口感染的威脅。例如,在傷口愈合過程中飲酒,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