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也秦始皇,其實理解起來也很簡單。”
趙龍聽了笑道,“第一,那是因為,他留下的政治制度,留下的遺產,太過于優秀了。”
嗯……嗯?
你說啥?
聽了趙龍的話,嬴政三人當即一愣。
留下的政治制度,留下的遺產,太過于優秀了?
這太過于優秀是什么意思?
難道這優秀也是一個壞詞?
“先生如此說,那朕就更不明白了。”
嬴政不解問道,“過于優秀焉能有罪?”
“本無罪,終有罪。”
趙龍笑了笑淡淡說道。
“哦?何為本無罪終有罪?”
嬴政聽了,馬上問道。
“咱們之前說過,商君變法。”
趙龍說道,“我曾經說商鞅變法,既成就了大秦,卻最終也害了大秦,老趙,你可還記得?”
“這……”
嬴政聽了,稍稍一愣,繼而點頭,“確實也記得!”
當初,聽到趙龍這么說,嬴政心理還并不認可,認為趙龍在胡說八道。
但是聽到趙龍的解釋之后,嬴政這才明白,趙龍的一番分析還是有些道理的。
“這道理其實有很大的相近之處。”
趙龍說道,“一個過于超前,過于優秀的理論和制度如果被創造出來,在當時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因此自然會被人們奉為圭臬而傳承下來,子孫數代甚至都不會對其進行更改,長此以往,成為了鐵一般的制度。”
說著,趙龍看著嬴政三人繼續說道,“可是所有的制度,都有他當時的環境局限性。在這個制度創造的時候,是最適合當時的環境的,所以他優越無比。
但是人類所存在的這個環境,是在不斷變換的,一天有黑夜白晝,一月有月盈月虧,一年更有四季,更何況是許多年?
環境在變化,而人只守著一成不變的制度,等到這制度不是最適合當下的環境的時候,這個制度非但不會成為利于人們的戾氣,反而會成為挫傷人們的兇器!”
什么?
聽到趙龍的話之后,嬴政三人臉色一變,紛紛陷入深思。
趙龍的話,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當初商鞅變法,的確是讓大秦在很短的時間快速強大,也正是因為如此,大秦歷王歷代,都把商鞅變法的內容,變成鐵一般的準則,也就是奉為圭臬。
但是,人們制定的法則,在當時的環境是最為合適的,而環境,卻是從來都會變幻的。
守成,固然有穩妥性,但是這個確實有時限的。
如果超過這個時限,還只是守成,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最佳的方法,或者說,這世上沒有最佳的方法,只有在大環境穩妥的基礎上,不斷的探索創新。”
趙龍繼續說道,“這叫不毀當時,不負來日。可惜,人這種生物他本能的就是懶惰的,貪婪的,還是膽怯的。
只要有一種方法當下能利于他,他就只會堅持這一條,所以秦始皇離不開商鞅變法,而后來的那些封建貴族們,也離不開秦始皇創造的優越制度,也離不開秦始皇修筑的這一條萬里長城。
以致于,我們后來幾千年的政治框架,被提前的保護起來,也最終被鉗固起來。
一道長城,讓華夏中原被保護起來,但是也隔絕了草原。如果能夠把草原徹底征服,那么華夏文明就不僅只限制于中原了,兩千多年的草原禍患,也能被徹底掃除了。
當然,我說的,那都是過于理想化的,畢竟,前人終究是前人,前人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后人終究是后人,享受著前人的成果,卻故步自封。
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