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跟自己的哥哥提出要他教自己認字,樊牧新被他纏的沒辦法,只好在電腦上給他下載了幼兒園和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讓他慢慢看,后來,又拿給他一本古篆字現代字對照字典。這樣,樊辰悉開始把自己關在房里,每天都學習,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考大學呢。
這樣,在房間里整整兩個月,沒出過門,兩個月以后,樊辰悉才走出房間,他已經充分掌握了現代的文字。從這以后,他看書、看報紙都沒問題了,心里特別輕松的他,散步去了父親那里,父母因為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不愿住樓房,在城里買了一個四合院住,閑來無事,可以養養小雞,種點小菜,過的很是舒心。老爸看見兒子來看他自然很高興,樊辰悉和父親說了沒幾句,突然聞到一股非常好聞的香味,不是食物的味道,也不是香水的味道。“爸,什么味這么香?”樊辰悉詢問父親。父親樂呵呵的把他領到后院,只見后院一個很大的花盆里種著一棵非常漂亮的植物,長得翠綠可愛,十分漂亮。香味就是他散發出來的,整個后院都是它的香味。“這是前段時間,和你爸去山區玩,在山里,你爸聞著味,找到的,覺得它特別好看,但不知道名字,只是喜歡就給挖回來了,沒想到,真活了!”老媽一臉笑意的說。樊辰悉看著這株植物,半天吐出六個字:十八品茶公樹!
原來,這株植物叫十八品茶公樹,在漢朝,因為氣味好聞,做出的香料非常好聞,有寧心靜神、讓人安眠的功效,聽說還能做成茶葉,于是被選為貢品,不過,當時全國的產量太低,只有皇家御用茶園有十五棵而已,其它地方都沒有這東西,后來,因為一場意外的大火,所有的東西都燒光了,十八品茶公樹自然絕跡了,萬萬沒想到,意外來到現代社會,竟能看見它。
樊辰悉問兩位老人:“這樹還有嗎?”“沒看見,當時在懸崖底下看見它的,就這么一株,附近都沒看見,問過導游,也說沒見過這種植物。”“明天,我去山里找找。這樹要好好照顧它,現在還是幼樹,等它成年了葉子就會變成紅色,比現在還好看,養著吧。”樊辰悉如此吩咐兩位老人。
第二天,他說動身,就真的走了,大哥知道他要走,怕他出意外,說什么都要跟著,兩兄弟就這樣,一起坐車出發了。
坐了一個星期的車,到了父母說的地方,樊辰悉拿著照片四處找,十天里附近的山都差不多走遍了,也沒見到這樣的植物。最后,樊辰悉只好和大哥一起回來了,當他回到家,看見那棵十八品茶公樹已經變成紅色的,跟燈籠一樣通紅通紅的,他特別開心,跟家人打了聲招呼,就把老爸放在庫房里的花盆都搬出來,裝上土,小心的在茶公樹上采下種子,種進花盆里,這茶公樹不大,種子也少,一棵才結出六顆種子。樊成儒看著兒子對這株植物感興趣,心疼他出院不長時間,就沒攔著他,隨他折騰去。
如此一年后,這六顆種子都發芽了,長成小苗,樊辰悉把家里的一間庫房收拾出來,做暖窖,把花盆全搬進去,一直小心照顧著它們。
都市民間雜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