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就各位”
“預備”
“啪”
齊省競管中心訓練場,賽道處,張奔皺著眉,看著六名運動員起跑加速,到沖過終點。
“張教練,這幾個怎么樣?”
六個運動員,差不多都是十五六歲,最大的不過十歲沒有一個年齡超過二十歲的。
自從全運會之前,齊省競管中心短跑組,一批老運動員退役,新招來一批新的運動員,現在也已經有近兩個月的訓練時間了。
現在正在測試這些運動員的水平,或者決定他們的去留。
張奔的弟子進入了國家隊,成了光桿司令的張奔,成了齊省競管中心短跑總教練。
作為一個手底下走出過幾位打破國內紀錄弟子的教練員,張奔雖然年輕,但是無人不服。哪怕是張奔僅僅是一名一級教練員
“把這幾個運動員的資料到時候給我一份”
沒有直接做出點評,張奔僅僅要了資料“訓練方法可以改一下,現在年代不同了,營養跟得上,可以增加訓練量。當然,也要合理的安排訓練”
張奔的核心力量訓練法,得到了這些教練的認可,一直都是采取這種訓練法“想要運動員出成績,就要按照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合理的做出訓練安排,及時作出調整”
“張教練”
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教練,與張奔身形差不多,以前也是一名運動員。他笑了笑問道“你看這幾個運動員怎么樣,有培養的潛力嗎?”
幾個教練員紛紛圍了上來,誰都知道張奔看人極準,知道他有一種選人的標準眼光。手底下走出過打破記錄的運動員,這就是底氣。
運動員也分資質的,就像是武林高手收徒,需要嚴格的標準。
運動員也是有各種篩選機制的,身體素質不同,導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出色的運動員。短跑這一項目,人人都可以參加,人人都可以成為短跑選手。
而成為出色的,創造奇跡的運動員的,不僅僅需要身體素質都達到極高的要求,也需要后期不斷的訓練
當然,一些人的身體素質,導致他們一樣的訓練,很快就可以出成績。
就比如競管中心里這六個運動員,一開始的時候成績差不多。兩個月之后的今天,有的人提升很多,有些人提升并不是特別明顯。
有發展潛力的運動員,培養起來自然有價值而潛力不足,眼下看不出來的,則會導致很多教練浪費時間。
體育就是如此,競爭機制很明顯,適者生存,成績為尊。
“孔教練,你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何必再問我?”
每一個教練員,都有自己的不同選擇標準,都有自己的選拔運動員的眼光。張奔看了一眼從終點處向這里走來的六人,委婉的拒絕了評價。
“別啊”
另一個教練苦著臉“張教練,你就說說唄,體育容不得馬虎,咱們也需要各方面意見不是。”
“真的想聽?”
張奔臉色有些認真起來。
六名教練都是點了點頭。
“除了劉煒還有孟旭適合短跑外,王良、趙青山耐力出色,爆發力與力量欠缺。后天訓練可以提升,只是先天條件限制,他們在短跑這一項目不會有太出色的成就,倒是適合長跑。
關凌速度與爆發力還行,身高卻是一個限制,速度有所欠缺,中跑還勉強。跑800米或許會出成績,在國內會是一個好手至于袁珂,還差些”
張奔一一看過每一個人的屬性頁面,給出了很客觀的點評“這六個,發展適合自身的項目,在國內會成為出色的運動員,要是走出國門,踏上國際賽道還差些”
短跑這個項目,入門要求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