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富貴行動能力是有的,早上和許大茂演完‘雙簧’,下午就帶著陶瑩母女搬走了。揮一揮衣袖,嗯……留下了許大茂,還有插在四合院眾人身上的鋼刀。
四合院的名聲,在經(jīng)過何平安、易中海夫婦和聾老太的連番摧殘,本就臭不可聞。如今再讓許家這么一鬧,更是雪上加霜。不僅媒婆不愿意上門,就連相鄰四合院的人,都不愿搭理95號的住戶,甚至軋鋼廠的人,也會拿95號院的同事打趣。
不過,明面上是許富貴逼著許大茂分家,大伙也沒借口,找許大茂的麻煩。再說許大茂父母,只是走了,又不是死了。人家剛搬走就欺負人家兒子,大伙也怕許富貴回來找他們麻煩。
當然許富貴帶著陶瑩母女離開,最難受的還是何大清。這些日子,何大清幾乎每天晚上都是醉醺醺的回來。何平安勸了幾回,何大清每次都是嘴上答應(yīng),而后依舊我行我素。何平安見狀,也放棄了勸說,讓何大清自己慢慢恢復(fù)。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瞬來到8月下旬。這天何平安回到中院,就看到街道辦王主任正準備開全院大會。
等王主任跟何平安寒暄完畢,清了清嗓子說道:“安靜,大家安靜一下”
見沒人說話了,王主任接著道:“自從建國以來,雖然政府一直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秩序的投機分子。但是總有一些資本家囤積物資,哄抬物價。還有許多有錢人,在買東西時,寧可浪費,也要多買。”
“長此以往,會讓我們物資匱乏,因此國家決定推行計劃經(jīng)濟。就是以后不能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一切全憑票據(jù)!下面我著重講下糧票問題:街道辦給你們辦理《城鎮(zhèn)居民糧油供應(yīng)本》,拿著糧本除了能買糧,還可以每月到糧店領(lǐng)糧票。糧店工作人員會根據(jù)糧本上人口的記載發(fā)給糧票……有糧本和糧票才能買到糧食。糧食定量,大家聽懂了嗎?”
四合院眾人聽后面面相覷,不過懾于王主任身份,也不敢私下議論。王主任見大伙沒人說話,跟何平安打聲招呼,就去了別的院。
票據(jù)其實在前幾年已經(jīng)開始,只不過當時只是個別商品。但意思差不多,四合院眾人互相討論了一會兒,也勉強搞明白了王主任剛才話里的意思。
和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相比,賈家現(xiàn)在就要幸福多了,秦淮如因為賈張氏的算計,被娘家人嫌棄,一氣之下將戶口遷到了城里。而賈家唯一一個農(nóng)村戶口賈張氏,如今正在吃沙子。要說票證時代的到來,對誰最有利,那非閻埠貴莫屬,又多了條賺錢的路子!不過這些和自己有什么關(guān)系呢?想到這何平安笑了笑,回了自家小院。
票證剛剛實行沒幾天,軋鋼廠緊跟形勢,徹底完成了公私合營(全面進入公私合營是在1956年,但是一些重要企業(yè)會提前開始,我也不知道軋鋼廠合營時間,這里提前了)。
軋鋼廠公私合營,對于廠里工人來說,當然是好事,雖然工資沒有增加,但是福利提高了不少。可對于在軋鋼廠工作的四合院眾人來說,可以稱得上‘烏云蓋頂’了。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工資都被降了不少,剛開始他們還以為只有自己倒霉,后來四合院眾人一碰頭,發(fā)現(xiàn)這事不對。
眾人一商量決定問個明白,于是一群人氣勢洶洶的敲開了廠長辦公室的門。曾經(jīng)的楊組長不出意外的成為了楊廠長,此時他看著涌進來的的眾人,微微蹙眉,卻也沒有發(fā)火。反而微笑的和眾人打了個招呼,而后看向其中一人道
“你是劉海中,劉師傅吧?不知道這次帶著大伙過來,是對廠里安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嗎?”
自從上次全院大會以后,劉海中‘漢奸劉’的名號就被許富貴傳開了。劉海中身邊的人,也都知道了劉海中人品不行。
無論是四合院還是軋鋼廠,都沒人愿意搭理劉海中,就連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