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輕易進入清源道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哪怕他已經盡量收斂,將入門時間從兩天拖到了十二天。
但對清源觀的道人來說這依然是奇跡,同時也是一場需要嚴密處理的大事。
因為周元的行為,足以令所有無法入道的老道士們道心破碎,也能讓觀中道童生出唯天賦論的念頭。
這是清源觀極力避免的問題,避免傳繼宗法者嘗試幾次失敗,便認定自己天資不足,不適合修道。
可以說清源觀并不需要天資太過優異者,他們更需要那些經過道心磨練、明悟求道之艱的求道者。
但周元卻打破了他們的認知,他們自幼修道,十幾年如一日苦修,才有入門見法的機會。
如此對比起來,他們算什么,算天資愚鈍,還是瘋魔院、執念堂之上的癡妄觀。
“或許瘋魔院的道人說的對,這條入門見法路,見的就是癡心妄念。
若非如此,玄門就在此處,為何我等見不得、為何那么多師兄弟進不去。
真正成道之人當如周將軍般,心中癡念不生,意中執念不起,自然而然便入了玄門、成了道法?!?
值守道人將玄青紗幔緊緊合攏,防止殿中道人們發現布幔之后的異常。
好在,未入道者之前已被宣誠道長引走,剩余的皆是已入道者。
即便他們通過布幔輪廓大致猜出了什么,但只要有那層玄青紗幔還在,猜測便只能是猜測。
清源掌教李思趕來時,僅看了一眼布幔輪廓,便明白發生了什么事。
“今日之事諸位弟子不可亂傳,我等皆是求道者,既是求,自然要吃一番苦楚、熬幾兩心血。
但大道三千、遁去其一,總要允許先天之道存世,否則我們這些后天之人,求什么道、見什么法?!?
“我等謹遵掌教之命?!?
“善,你等今后教導弟子時當讓他們知曉。
天資再卓著之人也要磨練一顆道心,道心人心本一體,凈心清源見妙道?!?
殿中道人知道,掌教真人即是在維護少不經事、只為求道而求道的道童,也是在寬慰他們這些已入道者。
為此紛紛表示會謹記教誨,不疑己道、不窺他道。
“我之言你們若有所得,當去祖師殿焚香以告祖師。
大道無涯、非一代可求,當以傳承大教為重,方可首證生生不息、傳承有序之道。”
等殿中道人盡數離開后,清源掌教李思才去拉動那面玄青紗幔。
值守道人見到李思后,想說什么,又不知該如何說。
“宣榮,我們是求道者,他是成道者,我等看似相同,實質上完全不同。
太祝曾言他是出海明珠,我們卻是尋道之人。
既然一個一躍飛天、一個于泥濘沼澤中搜尋道路,那便無需對比?!?
“掌教,傳說中的真人道,是不是只有周將軍這等天資超凡者,才能窺見?!?
“我亦不知,說不得周元本就是降世真君、在世真人。
我曾以為,我距真人之境不過一步之遙,現在看來是我錯了?!?
清源掌教李思僅僅說出了部分心意,心中卻想的更多。
他想起自己轉世之后,耗費三年時間才得以入門見法。
他想起周元聰慧謹慎,并非勇猛精進的武夫,不由生出了另一種猜想。
“他怕不是藏拙了,他定然為了藏拙多拖了幾天。
不知他凈心幾日得了道心,是第一天,還是第十天,或者說他本就道心天成,之前唯缺一道門?!?
“若這便是真人之境,我還差之甚遠。
這一步可太難走了,或許我走香火道順應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