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你的大臥室,地面按長9米,寬4.5米,9×4.5=40.5,地面就有40.5個平方。
墻面的墻裙按1.2米高計算,總共有9×2+4.5×2×1.2=32.4,墻裙就有32.4個平方。
小臥室:地面4.5×4.5=20.25,墻裙4.5×4×1.2=21.6,
灶臺就按10個平方給你算吧。前面的那面你選的這個黑色磚,按2個平方給你算,剩下的白磚按8個平方給你算。
你選的這些磚尺寸都是300×300mm的大磚。
大臥室地面用磚40.5/0.09=450,墻面用磚32.4/0.09=360。
小臥室地面,20.25/0.09=225,墻裙21.6/0.09=240。
灶臺10/0.09=111.11,按112塊磚計算。
450+360+225+240+112=1387塊。
1387×0.06=83.22塊錢,你給83塊錢吧,不能再便宜了,我們小本經營。”
老板說著自己的計算結果,想著你都選的大磚。
如果你選一些小磚,我還賺的多一些。
畢竟價格都一樣,選這些大磚,不說虧本,至少賺的也少了。
然后又說道:“當然我這都是保守計算,這樣有些地方就會出現拼磚現象,估計會影響感官效果。
如果你介意,你可以多買幾塊磚。
或者覺得多買了浪費了,你就先把這些磚拿回去用,等用完以后發現不夠,就來再拿些磚回去也行。
當然你也知道,就算是同樣的磚,因為燒制過程中的各種因素。
我們也只能盡量保證一樣,要說完全一樣的話,還是同一批次的磚才長得一樣。”
其實這個年代的磚還有很多尺寸小些的磚,畢竟生產工藝在那里擺著,太大的磚也不好生產。
不像后世,地面用600×600,800×800的地磚都很常見。
但并不是說大的磚沒有,當然也有600×600的磚,但價格就要貴很多。
相對來說楊建強選的磚在這個年代來說還是比較大塊了。
原因也很簡單,就因為老板說價格都是一樣的呀。
同樣的面積,選大塊些的磚,需要鋪貼的磚數量就少些,自然劃算些。
也不是說楊建強不想選再大些的磚,再大些的磚就不是這個價了。
對于這個價格楊建強還是覺得很劃算的。
老板一邊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一邊用算盤計算著。
“你先看看我算的對不對?”老板把本子遞給楊建強,讓他看看。
楊建強認真核算了一下,然后說:“老板你算的都對。
如果我現在給全款,你能不能幫我的磚包送呀。”
楊建強今天是帶了100塊錢來的,想著如果合適的話,就交點定金。
結果發現算下來還挺便宜的,干脆直接買了拉回去,免得還要來回跑。
老板面露為難之色:“你的磚這么少,請拖拉機來拉貨都是按照一趟多少錢給運費的。
本來你全部都是選的大磚,我賺的就少,都是成本價了。
你這不是讓我為難嗎?”
楊建強跟老板講價:“老板,你看我們買你那么多磚,也沒跟你講價,還給你介紹客戶。
正好我的磚,加上我表哥他們的磚,今天就安排一起運送了,也算是裝滿一車了。
再說了,我們村里還有幾個親戚想買磚呢。
你這服務好了,我們幫你多推薦些客戶,你多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