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這價格確實(shí)賣不出來呀,我們這店鋪每個月還要租金的,再添點(diǎn)吧。”
“120,不能再多了,再多了我就去別家看看了。”
“給你,給你,姐,咱們就當(dāng)交個朋友,下次多照顧下我的生意就行。
說實(shí)話,這價格確實(shí)虧呀,我們都是大老遠(yuǎn)去外省進(jìn)貨拿回來賣的。
先不說路上耽誤的時間,就這路費(fèi)也不便宜。”老板說是這樣說,還是迅速找口袋給吳友芳打包了。
在老板看來盡管價格低了些,但不虧本,有得賺也不錯,薄利多銷嘛。
再說了再過不久就快過年了,這些都是冬季的衣服,等過完年這些衣服更不好賣了。
還不如現(xiàn)在趕緊賣了。
三件外套120,其實(shí)這價格并不貴。
這衣服在老家的鎮(zhèn)上,零售價就是70,80,有些店鋪裝修的好一些的,價格要100,但講講價90塊錢也能買到。
所以這平均40塊錢一件的價格并不貴。
但老板那爽快的速度,還是讓吳友芳知道這價格還可以再壓壓。
沒關(guān)系,還有下一家嘛,就當(dāng)積累經(jīng)驗了。
—————————————————
“走走走,去看看電器。”羅文背著個包包,提著個口袋,招呼眾人一起去看電器。
手里口袋裝的是吳書容的戰(zhàn)利品,給一家三口選的新衣服。
“這電飯煲,直接加水加米,再插上插座就可以煮飯了。
是不是真的呀,能不能煮熟呀。”
吳書容看著老板在賣力的推銷電飯煲。
周圍還圍著很多人。
如果真有那么方便,吳書容還真有些心動的,這樣每天可以節(jié)省多少時間呀。
“不知道耐不耐用,會不會煮幾次飯就壞了。”吳淑芬看著老板演示電飯煲使用方法,也有些心動。
“老板,你這有沒有用電飯煲直接煮好的飯,讓我們看看呀。”
“就是呀,你這到底能不能煮熟飯,飯煮好后是什么樣子的,大家也看不出來呀。
別到時候買回去了,最后一番折騰煮出來,米還是米,水還是水,就搞笑了。”
“大家看這個,這個電飯煲是我自己煮的飯,打算等下中午吃的。
你們來看,這米飯熟沒?”老板聽著大家的質(zhì)疑也不生氣,
畢竟現(xiàn)在好多人家家里都沒有電飯煲,都是燒的蜂窩煤,在爐子上煮飯。
用電器,電費(fèi)也不便宜。
老板打開旁邊的電飯煲,里面靜靜的躺著剛煮好的還在冒著熱氣的米飯。
老板讓大家看,還舀出來一些,帶著塑料手套,直接捏成小個個的米飯團(tuán),讓大家嘗嘗。
有人拿來一個米飯團(tuán)嘗了下,米飯團(tuán)很小一個,也就一口的量:“有米香味,熟了的,還挺好吃。”
“我嘗嘗。”
“我也嘗嘗。”
“確實(shí)有米香味,就是如果再硬些就好了,我喜歡吃硬一點(diǎn)點(diǎn)的米飯。”
“我牙口不好,我喜歡吃軟飯。”
“哈哈哈,兄弟,你是個人才呀。”
“老板,你這電飯煲怎么賣?”
“這容量不一樣,價錢不一樣。這種大的是150的,這種120,這種100塊錢。
你們可以根據(jù)你們平時家里吃飯人數(shù)多少來選。
如果你家里人少建議買個小的。好清洗,也省電。
如果家里吃飯的人多,就買個大些的。一次性煮好飯也夠大家吃。”
“這價格能不能優(yōu)惠點(diǎn),太貴了。”
“就是呀,這價格都可以買輛新自行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