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個客人來廚房,看著也干凈些。
而且還專門增加一些灶臺和櫥柜。
本來之前這廚房面積就夠寬,現在增加一些,也影響不大。
本來吳書容想著要不把新增加的灶臺放在樓房那邊去,但羅葉說這瓦房的廚房也夠大,
如果是為了接待客人修那邊的廚房,還不如就修在這邊小青瓦房內呢。
本來來的客人也不多,就老媽一個人做飯,到時兩個廚房來回跑,何必呢。
羅葉家房子旁邊的土地也是自家的,羅文圈了一片地。
也沒怎么大投入,砍了些屋后的竹子,用竹籬笆把這片地圍起來了,目的是避免雞鴨等家畜進入這片地里。
這片地里主要種植了桃樹和柑橘樹,還有幾顆零星的李樹。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村里的大部分的土地都種上了果樹。
大家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種果樹比種莊稼賺錢,自然大家都更愿意種果樹。
桃樹、李樹、枇杷樹、櫻桃樹、柑橘樹,甘蔗這幾種是村里種的最多的。
當然也有人家種了幾畝地的柿子樹,但這畢竟是少數人家。
反正只要是比種莊稼賺錢的果樹,大家都愿意種一些。
除了一部分田里依然是水稻和油菜兩種作物換著種,以及留下一部分土地種植些蔬菜,剩下的全都種植的果樹。
當然果樹地里也會間隔著種一些紅薯、玉米等植物,并不影響果樹生長。
羅文在圍起來的果樹地里用磚砌了幾個灶臺,甚至連灶臺四周的地面都用的自家窯子里面的磚塊鋪了一小塊出來。
這樣就可以吃露天的柴火雞了。
這想法盡管是羅葉建議的,但之前有次羅文去一位賣砂石的老板家里吃飯。
人家的院子里面就專門買了一個可移動的灶,那次直接就在院子里吃的芋頭燒雞。
大家圍坐在灶臺前露天吃飯,這還真是不一樣的體驗。
再加上羅葉也這樣建議,最后羅文決定用窯子里生產的磚多砌筑幾個露天灶臺。
灶臺是燒木柴的。
至于地面硬化,羅文最終也是用磚鋪了下,并沒有做混凝土路面。
只要能走路,地面不沾泥巴就行了,還省錢呢。
就算以后不想要了,直接把磚撿起來搬走就行,也不麻煩。
還別說這柴火雞吃的人還比較多。
這做飯也不費勁。
說是柴火雞,實際上也是家里有什么應季蔬菜就吃什么。
比如春季有四季豆的時候,就是土豆搭配四季豆燒雞,再在鍋邊搭配點餅子,就算是柴火雞了。
至于其他季節沒有四季豆的時候,也可以是其他的吃法。
比如冬季有芋頭的時候,就是芋頭燒雞。
有時候也可以是魔芋燒鴨。
甚至鮮鍋兔也是有的。
就看客人喜歡什么了。
就比如明天的客人點名要吃芋頭燒雞,
盡管這季節不產芋頭,但冬天的時候家里收了很多芋頭,
都放在家里儲存著,想吃了拿些出來,也是有的。
就算自家沒有,也可以去村里其他人家家里買一些回來。
像芋頭,土豆這些,家家戶戶都種植了些,也不是什么稀罕物。
盡管這餐飲生意賺的不算多,主要也不是天天都有客人。
但自家投入的也不多呀。
不過有時候有些生意上的客人來家里,倒是方便,做飯也不麻煩。
就連羅葉招待小伙伴都方便了。
三五個小伙伴想要搞個野炊什么的,直接就有現成的鍋灶,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