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大家有錢了,也都喜歡修樓房了。
但羅月云表示:誰愿意住你那農村頭呀。
有那錢還不如在市里多買幾套房子,或者去省城買房。
享受過城里夜晚的燈紅酒綠,讓羅月云回農村過那種天黑就熄燈,上床睡覺的養(yǎng)老生活,誰愿意呀。
反正家里的小青瓦房內外都裝修了,還把院子也重新修建了下,看著也好看。
就不想再花錢修新房子了。
羅國貴老兩口和羅月華小兩口的想法也是一樣的,都不準備在農村修樓房了。
有那錢干脆就在城里多買幾套房,就算是租出去每個月都還有租金。
本來農村的房子就大,家里就那幾口人,隨便住都夠住了。
羅國貴在城里買的房子,一樓就租出去給別人做生意了,每個月收點租金。
二樓就留著有時候自己上夜校晚了,不想回去了,就偶爾住住。
羅葉也跟羅文提過以后老家要拆遷的事情,羅文也跟羅國貴一大家子說過這事。
羅國貴考慮了下說修樓房成本有些高了,不如就修幾個一層的棚子,面積還大些。
墻體還是用磚砌,屋面用木檁條加水泥瓦,成本低些。
當雜物間也好,當豬圈也行。反正是有用途的就挺好。
于是羅文回去后把房屋后面竹林旁邊的地又圍起來了,修了個大棚子。
用作庫房,就是堆放一些公司里的東西,比如一些材料樣品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本來吳書容說要不改成豬圈吧。但羅文說家里沒那么多精力養(yǎng)豬。
家畜少養(yǎng)些,像養(yǎng)豬又累又費時的活,可以慢慢減少些。
當然也不是說不養(yǎng),只是少養(yǎng)些就行。
至于雞鴨兔反正都是吃玉米面,也不用單獨煮,
就算要煮,也煮的不多。不費勁,還是可以照常養(yǎng)。
逢年過節(jié)還可以給生意上相互走動的人家送些,好歹也是土特產不是。
從羅文家院子里面開了個門,走過一個過道就能去到新修的庫房。
也可以繞過房子從屋后過去。
羅國貴:沒想到你速度比我還快。
于是羅國貴和羅月華家沒過多久,請村里人來幫忙,修了一個大棚子當豬圈和柴房。
磚瓦材料也方便,都是羅文家窯子里面生產的。
羅文家的窯子也沒再擴建,只是家里多請了幾個人來幫忙干活。
因為再過幾年國家會出臺政策慢慢的禁止使用粘土磚。到時大部分磚廠生產的都是頁巖磚了。
羅葉想著,等以后如果粘土磚不能生產了,就干脆生產些水泥瓦就行了。
現(xiàn)在窯子里面生產的水泥瓦賣的還是可以。
還是有很多人家愿意購買水泥瓦的。
這年代大家在農村加建房子是沒人管的。
只是到后來政策越來越嚴了,才會有人來阻止。
所以現(xiàn)在大家加建房子,村里也不會說什么。
再說了,現(xiàn)在房地產發(fā)展的快,用人量需求高,很多人都出去打工賺錢了。
村里也有很多青壯年去羅文他們家承包的工地上打工。大家都是熟人,也不會故意不給工錢。
有手藝的人做泥瓦匠也好,鋼筋工也好,木工也好,
或者沒手藝的人做小工,搬運下材料,和灰漿也好,反正也算是有一份收入。
至少比靠著家里那點土地賺錢,要更容易些了。
下午羅文在羅國軍負責的工地上逛了一圈后,又去找了下房產中介。
去幾處房產中介那打聽了下老房子的價格,又讓中介幫他留意合適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