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姑姑家里的情況吳書容還是知道一些的。
李姑姑家就這一個閨女,嫁到隔壁村去了。
嫁的男人也是家里獨子,
畢竟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婚后雙方父母給了小兩口一筆錢。
兩口子還算能干,就用這筆錢張羅開了一個養豬場。
聽說從最開始的同時養20多頭大肥豬,到現在同時養100多頭大肥豬外加幾十頭小豬和10多頭老母豬。
這婚后6年期間,雖然一家人累點,但確實是賺了錢的。
好歹是一起創業,才把這養豬場干起來了,
雖然結婚6年,女方肚子一直沒動靜,但男方家長也就是時不時的口頭上催催小兩口,也沒什么額外的動靜。
但這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口子還是沒什么好消息,男方家長也著急呀,這年齡越大,懷孕就更難了。
于是婆婆催的更勤了,吵架,斗嘴,也出現了。
因為孩子的事情,本來一個好好的家庭,矛盾不斷。
吳書容平時吃完晚飯在村里閑逛的時候,也會聽村里其他愛八卦的婦女們聊起李姑姑他家閨女。
聽說今年小兩口吵架特別勤,今年都回娘家住過好幾次了。
這不,聽說前些日子還回娘家住了一個星期,后來又被男方帶著禮物上門來接回去了。
“李姑姑,你讓你女婿去醫院檢查過嗎?”
吳書容覺得,李姑姑平時為人還是挺好的,村里哪家有個什么事,他們兩口子也會主動幫忙。
總的來說吳書容對李姑姑的印象不錯,也愿意己所能及的給點幫助。
“恩?老三媳婦,這生孩子的事情,讓男人去檢查干啥?”李姑姑這樣說又覺得這話這樣說不好,趕緊找補了句:
“這是有什么說法嗎?老人一直不是都說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情嗎?”在李姑姑心里確實是這樣認為的。
李姑姑從小就出生在村子里,長大了也是招的上門女婿,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村子里,也沒讀過什么書。
生活的環境相對閉塞,也就這些年家里條件好了買了電視,了解了下外面的事情。
所以思想里觀念還是比較老舊的。
不過她又覺得羅文兩口子好歹也是去外面旅游過的人,總比自己這個連市里都沒去過的人,見的要多些。
這么說也不是沒道理。
吳書容也沒兜彎子,干脆直說了:“是這樣的,這生孩子是男女雙方的事情,只有女人,沒有男人也生不了孩子呀?!?
“這女人好比這土地,男人就好比種子,這種子好了,土地肥沃了,莊稼自然長得好?!?
“但萬一種子質量不好,不發芽,這土地再肥沃也白搭呀?!?
吳書容怕對方不明白,說的比較淺顯易懂,見李姑姑若有所思,
又繼續說道:“我說這話的意思是,你要不讓你女婿也一起去醫院掛個號,兩個人都一起檢查看看?
男女雙方都一起檢查下,看是種子不好,還是土地貧瘠?
你這一直讓你閨女吃藥,你閨女壓力也大呀。
而且這,是藥三分毒,天天吃藥,人也遭不住呀。”
“這話雖是這么說,但老人家一直都說生不生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呀?!崩罟霉眠€是猶豫,也不怪李姑姑這樣想。
畢竟村里老婆子們罵人都是這樣罵的呀,比如說什么“不會下蛋的母雞”、“占著窩不下蛋的雞”之類的話語,那可真是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然而,當她冷靜下來思考時,又覺得吳書容所說的關于種子和土地的比喻似乎有些許道理。
這種觀點讓李姑姑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