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貴想著無論是在村里辦幼兒園,還是搞個什么,村長和村里人都大力支持。
自家公司賺了錢,好歹也回饋回饋村里。
村長為難:“羅醫生,你也知道咱們村的情況。”
“當然,先說好哈,不是我看不起大家。”
又怕有心人聽了一嘴誤會了:
“就村里人來說,識字的人確實不少,
但除了讀書的孩子,誰家成年人在家看書呀。”
“估計家里除了孩子需要的書,也沒幾本書吧?”
真不是村長不想要這書。
關鍵是沒啥用呀。
即使有書,誰看呀?
成年人都是整天忙著干活賺錢,就真沒見過幾個白天干完活,晚上回家看書的?
回家看電視還差不多,看什么書?
羅國貴覺得村長可能誤會了,繼續解釋道:“村長,我打算送的是一些養殖,種植方面的書。
比如母豬生崽后的產后護理?
比如桃樹常見的病蟲害防治辦法?
比如論讓雞鴨多產蛋的秘訣?
反正就是類似的書。
對大家來說,還是有點用的。”
村里,幾乎大部分人家家里都養雞鴨,
很多人舍不得花錢買養雞場里那種打過針的小雞崽,喜歡自己在家用老母雞孵小雞崽。
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省錢。
自己家的老母雞就可以孵蛋,為什么要花錢買小雞崽呢,不劃算。
小雞崽確實是在老母雞的孵化下,孵化出來了。
但從小雞崽開始養起,到養到成年雞,這些自家老母雞孵化的小雞崽,能有一半的存活率都不錯了。
很多時候,一窩蛋,孵化出來,最后存活下來的小雞崽有個一大半都不錯了。
當然運氣不好的,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當然運氣好的,一窩小雞崽全部活下來的,也是有的。
總之全靠運氣。
并不是雞生病了,大家不愿意治,但這治病需要藥吧?
這去鎮上買藥需要花錢吧?
而且這藥,費用還不便宜。
最主要的是,吃了藥,這雞也不一定能活下來呀。
就算雞死了,你去找鎮上賣藥的,人家也不認賬呀。
鎮上也沒什么專門的獸醫,都是擺地攤的賣點家畜吃的藥。
這些藥有沒有效果不知道,也許有效,也許歪打正著,治好了。
也說不好。
關鍵是擺攤也不是固定的,這次趕集在這個鎮上賣藥,下次指不定就去其他地方了。
即使想找人理論,也不好找人。
總之如果成本高了,還醫不好,大家就不愿意花錢了,只能讓生病的雞自生自滅。
以前羅醫生還會給雞看病。但羅醫生那里買藥也是需要花錢的。
如果一窩雞里面只有一兩只生病了,村民們都會讓這一兩只生病的雞自生自滅。
如果一群雞都生病了,村民們才會想著給雞買藥。
畢竟全部的雞都死了的話,數量有些多了,有點可惜。
“這樣呀,如果是這種類型的書的話,這些書,確實是好書。”村長點頭認可:
“只是年輕人都干活去了,村里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先不說他們是不是文盲,識不識字,
關鍵是這些人基本上沒人看書呀。”村長說的也沒錯。
不是村長瞎編。
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即使認幾個字,但也達不到能好好看懂一本書內容的地步。
畢竟那個年代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