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是從京城拉來的啊?可是就算中途你們有地方可以補充冰塊,但是現(xiàn)在車里的冰塊,能夠保證你們把車開到補給點去嗎?”
楊老蔫兒又問道。
“村長,實話跟你說吧,這冰塊的確是我們從京城里拉過來的,但是是為了驗證這個車廂的保溫效果。返程的冰塊我們現(xiàn)在沒有,不過明天上午就有了。”
孟凡神秘地說道。
“明天上午?有人給你們送來嗎?這倒是還行。”
楊老蔫兒這才放下心來,雖然他很想讓村子發(fā)展起來,但是坑人的事情他還是不會做的。
孟凡雖然發(fā)現(xiàn)村長誤會了,不過卻也沒有進一步解釋。
“對了,孟隊長,你們采購具體有什么要求嗎?比如種類、大小之類的。”
楊老蔫兒又問道。
“沒有,只要是常見的海鮮就行,這些是大批量采購的,如果有近海罕見的東西,我們也收,不過這個價格就得單算了。總的來說,什么都收。”
孟凡給村長解釋了一番。
“什么都要,那可是太好了。”
……
第二天一大早,孟凡安排兩個人制冰之后,就帶著其他的人跟著村民去海上了。
一上午的時間,村民們就收獲到了足夠的海鮮,
孟凡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海鮮,心中充滿了喜悅。他立即組織人手將海鮮分類裝好,然后過秤,記錄后裝車,為了盡可能的保存海鮮,孟凡先是在筐底放上冰塊,然后擺上一些海鮮,中間再鋪上一層冰塊,最后在最上面再鋪上冰塊,最后筐與筐中間再放上冰塊。
也就是孟凡他們硝石帶的足夠,要不然,還真不敢這么玩兒。
第二輛車的時候,孟凡又換了一種節(jié)省冰塊的方法,就是筐的底部和上面鋪上冰塊,中間一層一層堆滿海鮮。這樣做是為了做對照實驗,如果第二輛車的海鮮也能保存下來的話,以后就可以按照這個辦法弄,這樣一個車廂可以多拉不少海鮮呢。
不過要是第二輛車的海鮮不能完好的運到軋鋼廠,那么以后就按照第一輛車的方法來。至于運貨量,等到以后冷藏車真的被研制出來,那就算事兒了。
為了盡快趕回京城,孟凡他們裝好車就準備回去了,連中午飯都不準備吃了。
不過回去的時候孟凡才發(fā)現(xiàn)出問題了。這次為了安全起見,孟凡他們總共來了十個人。來的時候沒發(fā)覺問題,因為有人坐在開著門的車廂里。
不過回去的時候就出事兒了,車廂必須關(guān)著,這樣的話人就無法在車廂里呆著了。這個時候汽車的駕駛室還沒有前世那樣可以乘坐五個人,硬擠的話最多只能盛得下三個人,這樣的話,有四個人不知道該如何回去了。
就連經(jīng)常出車的老司機師傅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因為以前他們開車時押車的都是在車廂里坐著的,這次的車廂是改裝過得,返程的時候無法坐在車廂里。
無奈之下,孟凡只好先讓村長安排一輛牛車江剩余的人送到縣城里,然后在縣城里找電話給軋鋼廠打電話,說明目前遇到的問題。
最終,楊廠長找到了部里的大領(lǐng)導(dǎo),在大領(lǐng)導(dǎo)的安排下,從縣里的一個單位借調(diào)了一輛汽車,跟著運海鮮的兩輛車的后面,這才使得剩下的人回到了軋鋼廠。
其實,一般情況下,孟凡帶著剩下的人坐火車回來也是可以的,不過返程的時候車上運著海鮮呢。為了防止車輛半路上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還是得跟著車。
一路平安無事。
孟凡等人順利回到了軋鋼廠。
到了京城的時候,孟凡立即就找了一部電話跟軋鋼廠聯(lián)系,告知軋鋼廠車隊已經(jīng)進城,大概還有半個小時就可以到軋鋼廠。
等到孟凡他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