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婁董事在對殖民地的鬼佬有了新認識的同時,趕緊將消息用密語報告給國內。
這邊收到消息也是很吃驚,沒有想到這么順利就把這些東西弄到手了,趕緊派人用繳獲的微縮相機,對全部資料進行影印,然后利用軋鋼廠運送貨物的船,隱蔽地將東西送了回來。
雖然約翰牛的東西是專門針對歐洲人種研究的,但是對咱們自己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
聯合食品廠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星星這邊了。
工業部對于能夠賺取外匯的方便面很重視,一方面讓婁董事花錢找人在各個大國注冊專利,一方面加緊協調棕櫚油的事情。
現在工業部這邊也懂得了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要是擱以前,肯定是自己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跑專利的事情,費時間不說,還不一定能申請下來。
現在為了以后不被別人斷了后路,直接是要求婁董事,用最快的速度將專利申請下來,準許婁董事直接動用外匯儲備進行此項工作。
當然,動用的外匯是貿易公司的。
雖然對于婁董事來說這些補償沒什么用,但是要知道,雖然貿易公司是婁董事個人名義下的,但實際還是屬于國內的。
要是之前的時候,貿易公司的外匯婁董事也可以動用,但是得打報告申請,所以之前有急事兒的時候,婁董事都是自己先期墊付的,后期補償的都是人民幣,婁董事是吃虧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直接動用外匯不用審批,這意味婁董事對貿易公司的掌控更進一步,很多人都知道,這種口子是不會輕易開的,開了就很難再堵上了。
為什么很多體制內的人都是死氣沉沉的?不會創新嗎?不是,都是年輕人過來的,誰沒有想法啊。是不敢創新,創新意味著沒有舊例可循,創新意味著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沒有合理有效的補救措施,意味著風險。
又說多了,收。
在婁董事和富蘭克林的雙重攻勢下,很快的,除腳盆雞外各個大國的專利都申請了下來。
腳盆雞之所以沒有申請下來不是因為那個華裔日本人已經申請了專利,而是因為安藤百福陷入了專利官司中。
前世的時候,雖然1958年的時候,安藤百福已經成功研制出雞湯拉面并上市銷售,并且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專利。但是鑒于雞湯拉面廣受好評,大量的仿制業者出現。
安藤百福因此致力于申請商標和專利,保持會社的信用。日清食品于1961年正式登記商標,1962年得到方便面的制造專利。但同時會社下面的113家子公司受到了警告,原因是壟斷。1964年安藤中止了一社壟斷,設立日本面條工業協會,轉讓并公開了做法專利權。
關于制法專利和制造專利為什么不一樣,網上沒找到,只能說,他一開始拿到的可能是方便面“瞬間熱油干燥法”(安藤百福自稱)的專利,而不是方便面的專利。
要不然,怎么解釋他手里有方便面的專利,卻不能制止別人來制作銷售?
在這個世界,由于安藤百福大規模地起訴其他公司,所以專利局這邊將所有方便面的專利都暫停了,準備等到安藤百福的官司結束再說。
所以,婁董事這邊才沒有申請下來方便面的專利。
不過無所謂了,去掉一個腳盆雞,無傷大雅,等到以后日本各個會社的方便面想要銷往國外的時候,就知道原來除了日本,其他地方的專利都被婁董事注冊了。
至于說起訴婁董事,說他盜竊并搶注專利?抱歉,你在日本起訴,沒有任何作用,至于說去其他國家起訴,婁董事可以直接在法庭上拍出民國時期的報紙告訴你,我注冊的是改良的伊府面,要起訴也不是你們日本商人,而是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