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從外面進來一位年輕人。
“奶奶,今天吃什么好吃的啊。”
年輕人張口就問道。
“你來的真巧,今天是餡兒包子。”
在北方某些地方,沒有饅頭的說法,蒸饅頭叫做蒸包子,而真正意義上的包子叫做餡兒包子。
女人笑吟吟地看著這個剛進來的年輕人。
“是嗎?那我真是來巧了,什么餡兒的啊?”
“你管他什么餡兒的呢,吃不就行了,你過來,正好我有事兒找你。”
男人在里面對著年輕人喊道。
“真是的,不就問問嘛。”
年輕人撇撇嘴。
“快去吧,你爺爺找你有好事兒。”
女子勸說道。
“拉倒吧,他能有什么事兒找我?他找我準沒好事兒。當初我在部隊里呆的好好的,就是他有事兒找我,結果套改的時候領導找我談心,說今年留隊的名額少,我家里條件好,能不能把機會讓給山里來的戰友。
我是什么人啊?肯定答應啊,后來我才知道,他為了讓我回家,找關系走后門讓領導不留我。
為了讓領導不留我,還特意多批了幾個留隊的名額,這叫什么事兒啊?
奶奶,你說說有這樣的嗎?人家都是走后門留在部隊,他可倒好,走后門讓我回家來。”
年輕人張口就來。
“行了,這都多少年了,再說你回來不是進了公安嗎?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了。快去吧,真是好事兒。”
女子也不好說些什么,畢竟,當初這事兒,對孫子來說,這個當爺爺的確是做的有些過分了。
“多少年我都記著,這事兒過不去,我得記他一輩子,奶奶我跟你說啊,就因為這事兒,奈何橋上的孟婆湯我都得比別人多喝一碗。”
年輕人越說越來勁了。
“行啦行啦,別耍嘴皮子了,趕緊過來!”
屋里的老人吼道。
年輕人悻悻地走到屋里,
“老頭兒,找我什么事兒啊?”
男人,嗯,換個說法吧,老人把請帖遞過去,:
“看看這個。”
“這是什么啊?”
年輕人一邊接過邀請函 一邊打開看看。
“爺爺,你是我親爺爺,孟凡欸,那是我的偶像啊。”
年輕人看了看邀請函的內容,立刻變了一副嘴臉。
“哼,看看,看看你這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嘴臉,剛才是還是老頭兒呢,現在就是爺爺了。”
老人擺出了一副傲嬌的樣子。
“爺爺,那不就是個稱謂嘛,爺爺,你要是喜歡聽我就多叫幾聲,爺爺,爺爺,爺爺,爺爺……。”
年輕人立刻開始耍寶。
“爺爺,這請帖怎么來的啊?雖然孟凡是我的偶像,但是我倆并不認識,他是怎么給我下的邀請函啊?”
年輕人一邊給老人捶腿捏背,一邊問道。
“后勤你楊爺爺給送過來的,我估摸著,不止是你,跟你差不多大的那幾個,他應該都請客了。”
老人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嗯,有道理,孟凡這個人我雖然沒跟他共過事,但是我對他是神交已久,無論他做什么事兒,都是透露著一種大格局。
我跟你說啊,不說別的,就孟凡那超前的眼光和大局觀,我爸那輩跟孟凡比,也沒有幾個能夠比得上的。”
年輕人又把自己的父親給嘲諷了一遍。
“行了行了,人家孟凡又沒有在這里,少拍馬屁。”
老人笑罵道,
“你小子,就知道說些好聽的。不過孟凡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