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挖渠這件大喜事,又想著這大荒年的,好不容易才有件除了過節外撐的上值得慶祝的事,全村人都張羅著擺個席,大家一起慶祝慶祝。
這席就擺在后山前的大平地上,算是個廣場,那兒地寬,又在山下,涼快,村里大些的宴席都是在這兒擺的。
因著這地兒就在沈家旁邊,楊氏的手藝又好,于是馬村長便尋了沈家人商量,想讓楊氏來掌勺。
去跟沈家人商量時,馬村長也沒隱瞞,頗有些無奈道:“實不相瞞,修渠已經花費了村里不少銀子,本來這幾年收成就不好,現在公中也沒多少銀子了。這次擺席,只能給五兩銀子,但吃席的人卻是全村人,五兩銀子確實有點不夠了,我想著整不出什么好菜,找其他人怕是也不會答應。但琬娘手藝是咱們村最好的,質量和數量,總要保證一個吧?”
楊氏自然不會不答應,況且馬村長還從公中支了一錢的銀子給她當工錢,楊氏當然是樂意至極。
至于預算不足菜不夠?
她家自有法寶!
于是在七月初這天,杏花村終于熱熱鬧鬧的,聚在了后山前的廣場上一同吃席。
大圓桌是各家各戶一起湊的,足足擺了三十多桌。
說是吃席,但大家也都清楚眼下這個情況,村里也不會出太多銀子來大張旗鼓的慶祝。
但難得喜慶,都是來討個彩頭的罷了。
而且沈家的小兒媳手藝沒得說,就是野菜湯也比自己做的好吃不知道多少倍,過來嘗嘗楊氏的手藝也是不錯的。
大家都沒對菜式有多大的期待,五兩銀子,三十多桌,怕是只能見到肉渣的影子吧?
直到沈家的幾個小子們端著那一盤盤的五顏六色的菜上桌,杏花村的人們驚訝地下巴都要掉到桌上去了!
木耳拌涼瓜、酸菜魚、小雞燉蘑菇、土豆炒肉丁、芙蓉蒸蛋、野菜湯、炸紅薯………
墨黑的木耳與翠綠的黃瓜,這一口木耳拌黃瓜下去,木耳柔軟中帶著一絲嚼勁,口感爽滑細膩。黃瓜則是清脆爽口,微酸的口感頓時讓人食欲大增,連這夏天的暑氣都感覺不到了。
金黃澄亮的酸菜魚,茱萸與小蔥交相輝映,魚的鮮香、酸菜的酸爽、茱萸的辛香以及各種調料的香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麻掉人舌頭的茱萸放在這魚里,竟然前所未有的好吃!
熱氣騰騰的小雞燉蘑菇,湯汁濃稠,泛著油亮的光澤,緩緩地冒著小泡。雞肉鮮嫩多汁,富有彈性,牙齒輕輕一咬,肉香四溢。蘑菇則口感滑嫩,帶著一絲嚼勁,每一口都能品嘗到其濃郁的鮮味。濃郁醇厚的湯汁,掛在雞肉和蘑菇上,入口時,咸香中帶著微微的甜味。
…..這里面最平淡的菜肴,竟然是野菜湯!
杏花村的人們眼睛都直了,肉味在鼻子里竄了好一會兒,更是唇齒留香,久久無法回神。
主要是,這是肉啊!
這么大一盆肥魚!
小雞燉蘑菇倒是蘑菇比較多,但是也有雞肉啊!
還有那土豆炒肉丁,那豬肉!
這是肉的味道!
杏花村的村民們一邊含淚干飯,一邊萬般驚訝地感嘆,
“天啊,有魚,有雞,有肉!”
“三郎媳婦兒的手藝也太好了!這茱萸放在這魚里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居然會這么好吃!雖然還是會麻嘴吧,但是就是很上頭啊!”
“還有這小雞燉蘑菇,這蘑菇也太鮮嫩了!”
“是啊是啊,連這野菜湯都這么鮮美!”
這菜豐富的,讓村民們都要忘了,馬村長只給了楊氏五兩的預算啊!
楊氏甚至還不知道從哪弄了兩壇子酒出來!
馬村長也懵逼了,他記得自己確實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