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家,這一直都是雍正登基以來的心腹大患。
雖然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順利登上皇位,全都是依靠隆科多和年羹堯在背后扶持。
但身為帝王,雍正絕對不允許有能夠威脅自己的存在。
因此,當年羹堯愈發軍功卓著時,雍正心中對于他的防備也隨之攀上巔峰。
敦親王當年非??春冒送?,為此各種阻撓雍正,雙方勢同水火。
而好巧不巧,敦親王也曾經和年羹堯一起共事過,這一樁往事,本來就讓雍正心中很不舒服,也常常耿耿于懷。
現在被皇后如此“不經意”說出來,連帶著雍正也是一下子回憶起了那段過往。
“皇上息怒,臣妾失言了!”
皇后本來就是故意為之,眼看著自己說完之后,雍正臉色頓時變了,就知道自己的計謀已成,隨即連忙裝出一副懊悔的樣子,對著雍正連連請罪。
“皇后說的本來就是實話,何錯之有?更何況朕也未曾生氣,這本就是事實……”
雍正語氣非常陰沉,其中更是帶著濃重的寒意。
皇后見狀,雖然明知這不是沖著自己來的,卻也害怕現在被波及,便又將話題往敦親王福晉身上扯了過去,“皇上,臣妾雖然已經讓福晉回去了,可是敦親王還在偏殿之中待著呢,卻不知皇上要如何處置?”
畢竟是皇室宗親,哪怕敦親王再怎么不著調,也不可能直接關押起來。
現在可不是九龍奪嫡之亂結束之時,雍正還可以借著剛登基的余威,將那些曾與自己作對的兄弟或圈或罰。
此時,雍正需要的就是人心穩定,人心定則朝局亦定,反之,各方虎視眈眈,萬一調轉矛頭,那對他也沒有任何好處。
皇后雖然是后宮之人,但卻并不代表對于朝政之事也一竅不通。
她知道皇帝現在一定是對敦親王恨之入骨,可眼下并不是一個清算的好時機。
而要是一直不放敦親王回去,不僅其福晉會隔三差五前來拜見,恐怕還會讓其他宗室親貴個個生出唇亡齒寒之感。
“允?愈發不著調,朕心甚為痛惜,便著其在圓明園中靜心修養,每日也可對著圣祖的畫像自省己過?!?
雍正在一番沉默之后,終于做出了對于敦親王處罰決定,那就是將對方留在圓明園。
此舉雖然看似將其禁足于此,但是和圈禁又有所不同。
如今這圓明園中可是還有皇帝以及一干后妃人等居住,而并非只有敦親王。
所以,等到雍正他們準備返回紫禁城的時候,差不多也就是決定敦親王能否解禁的關鍵之時。
在此期間,敦親王只要老老實實待著,或許便可保自己未來無事。
不然的話,雍正也可以有一個借口進一步對其加大處罰力度。
“皇上圣明?!?
皇后體悟出了雍正的心思之后,連連點頭,而后問道:“那么敢問皇上,倘若敦親王福晉想要前來探望,臣妾是否應允?”
她乃后宮之主,不僅掌管一眾妃子,像是宗室命婦以及大臣誥命等等,同樣也都在皇后的節制之下。
像敦親王福晉,不僅僅是命婦之身,同時也是敦親王之嫡福晉,身份亦是貴重。
她要遞牌子過來求見,無論見與不見,皇后總得給一個回話,而不能直接忽略。
可能不能讓人探望,決定權卻并不在皇后手中,而是必須得讓皇帝點頭才行。
“她如果想見,那就見吧。”
雍正對著皇后進行了一番指點,表示這種小事情直接由皇后決定即可。
皇后心領神會,當即也不再繼續打擾雍正,便獨自退了出去。
等到皇后離開之后,雍正一人留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