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他滿臉認真嚴肅地在持球行進。
這并不是球迷們熟悉的斯蒂芬·庫里,但這就是壓力帶來的改變。
勇士這賽季已經打過的95場比賽中,庫里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自己的“表演”:在陣陣“MVP”歡呼聲的簇擁下,低頭系緊鞋帶,然后開始雜耍一般的賽前熱身。
可是今天的庫里沒有這樣,他特意提前10分鐘開始自己的賽前常規熱身,此時球迷還沒有進場,庫里似乎是有意規避“干擾”。
只是“墨菲定律”在NBA賽場同樣適用,庫里想要保持專注打出優秀表現,然而事與愿違,今晚的他不出意外地“拉胯”了……
而本來想要從一場龍爭虎斗中學習經驗的熱火全隊也失望了,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常威打來福,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雷霆隊開局的打法沿用了他們上一場的戰術,就是以突內線為核心,輔以弱側持球單打和底線突破,就是要造內線的犯規。
如果出現了反擊的機會,雷霆全隊就會堅決沖擊,打對方一個立足不穩,而這正是勇士曾經的套路。
比賽一開始兩隊就火藥味十足,在身體對抗上是不遺余力,尤其是禁區內的“鐵蛋”亞當斯和“追蛋”格林,兩人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勇士隊的巴恩斯一人連得6分,雷霆隊內五肢修長的伊巴卡同樣以4分回應。
比賽進行到8分43秒時,庫里持球進攻,亞當斯籃下防守時,重心失衡摔倒在地,右腳扭傷隨即被主教練維特斯換下。
中段勇士接連出現失誤,投籃也開始打鐵,而杜蘭特率隊用一波9-0將勇士打停。
暫停過后,勇士隊的進攻端并沒有起色,反而庫里、格林相繼出現三次失誤,“我滴龜龜”趁機率隊又是一波7-0,分差瞬間被拉大到兩位數。
其實與勇士這個系列賽,“威少”的破壞力比杜蘭特還要強,他經常一個人就能扛著四個人突到禁區打進。
首節后段庫里三分終于入網,此后他又上罰球線4分入賬,為球隊止血。
在伊戈達拉連中兩個三分之后,勇士回敬了一波11-2的攻勢,第一節結束,雷霆30-26領先勇士。
然而這個比分就是雙方本場最接近的一次了,來到次節雷霆雙少合砍39分,而庫里上半場14投僅4中,半場打完雷霆已經將分差拉開到20分。
來到第三節,勇士隊佛光普照,克萊·湯普森單節獨砍19分,奈何隊友們失誤過多,最后時刻庫里傳球被威少搶斷得分,雷霆仍然有12分的領先。
前三節看下來,能學到的東西著實不多,雙方都是盡量推快節奏,雷霆雙少發揮更好,勇士主力則是受限于自身手感。
而林溯最大的感受反而是,今晚的庫里與湯普森與八年后的他們來看,頗有一種角色互換的感覺,就是一人猛C,一人猛拖……
順帶一提,雷霆現在打陣地戰也是有板有眼,二少之間的組織球權分配,其他隊友的跑位配合,擋拆突分找空位“里-外-里”的細節都做得很好。
用一次進攻為例,威少、亞當斯兩人擋拆,亞當斯接球順下,再分給從底線切過來的羅伯森。
就是這種最基礎最簡單的配合,卻輕松撕開了勇士的防線,形成最有效率的得分方式。
而且威少本場已經很多次在弧頂觀察跑位,然后把球給杜蘭特組織,自己下到45度跑戰術,這就是威少主動做出的改變。
打“小球”雷霆的天賦不輸勇士,落陣地雷霆也能輕松取分,結果可想而知。
在第四節,雷霆加強進一步加強,逼出了庫里與格林各自六個失誤,在進攻端多點開花,亞當斯、伊巴卡、羅伯森相繼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