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上半場的比賽,掘金顯然是斗志更高的那一方,從失誤數來看,勇士12比4領先;從籃板數來看,掘金36比23領先。
面對掘金兇猛的單防與換防,勇士始終找不到太好的空位出手機會,每次出手面前都有掘金的隊員干擾。
首當其沖的就是克萊·湯普森,經歷過上一場的手感回暖后,“佛祖”今晚的表現再度陷入低迷,首節比賽他五投全失,各種投籃不中。
在第二節雖然湯普森上來就接球出手命中中投,但是之后有一個籃下輕松打板上籃的機會卻離奇不進,狀態依舊成謎。
半場打完,雙方打成65比55,掘金已經將分差穩定在兩位數。
來到下半場,掘金隊再次在進攻端做出調整,他們每個人在得到球權之后就立刻上球,掘金因此打出了更多的轉換進攻;角色球員也得到了更多的機會。
全聯盟都知道掘金的法寶是以林溯為首的先發五人組,于是乎,在勇士五雙眼睛的提防下,掘金的角色球員站了出來。
除了PJ·塔克手起刀落的空位三分球,四十歲的文斯·卡特居然也利用腳步和速度優勢沖擊勇士內線。
第三節進行到10分02秒,文斯·卡特左側底角接球,他佯裝投籃晃飛了換防出來的大衛·韋斯特。
這球韋斯特根本沒有預料到文斯·卡特會突然發起沖擊,勇士其他球員也是試探性的協防,注意力卻是集中在外線的其他投手和林溯的跑動上。
最后,“卡特叔”突到進攻有理區,趕在格林協防到來之前翻身單手劈扣,把庫里都震驚的吐出了牙套。
下兩個回合,布羅格登在同樣的位置,以同樣的方法突破到三秒區,這一次勇士隊做足了準備,庫里負責堵住進攻路線,格林負責跳起封蓋上籃。
然而,讓勇士隊始料未及的是布羅格登竟然還有一手不錯的持球策應能力。
只見布羅格登將球一甩,弱側四十五度就位的“卡特叔”接球就是一記三分出手,毫不手軟!
勇士的配合通常是以跑位為基礎、以傳切為核心;今晚的掘金卻是多次采用突破分球;雖說手段與風格不一樣,但是雙方在精神上是相仿的。
可以說,掘金和勇士的籃球理念殊途同歸,因為兩者追求的都是同一件事——效率!
或者將范圍再縮小一些——兩者都講究有效命中率。
這看起來是一句類似“大家的目標都是贏球”的廢話,但依舊值得品味。
本個賽季,聯盟三十支球隊中,勇士的有效命中率排名第一,掘金排第二。
更具有傳奇色彩的是,這樣兩支在進攻端一切為效率服務的球隊,走的卻是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的道路。
掘金的風格打法,追求的是“理論上的效率”,只投最大把握的三分和以中、短距離投籃為主。
勇士的傳切體系,追求的則是“感受上的效率”,即“easyball”,盡量制造錯位和空位的出手。
兩隊的人員配置也為此量身打造,掘金隊內中距離投手甚多:朱·霍樂迪和韋德是中距離單打高手、巴特勒尤為擅長跑切;內線則是配備手感柔和的約基奇。
勇士則是堆積策應點,“渣渣”帕楚里亞、大衛·韋斯特、魯尼個個能策應,而且隊中幾乎所有人都能跑位打無球、投三分。
這樣風格各異卻又在精神上契合的兩支球隊,無論是誰能進入到自己的節奏,都擁有打出“一波流”的能力。
很顯然,掘金是今晚率先進入自身節奏并將之保持到下半場的那支球隊。
兩隊在第三節打出了36比24的單節比分,掘金帶著22分的領先優勢進入到最后一節。
不得不說,勇士球迷確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