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子整齊,個大一些的,這樣長出來的土豆也會好一些。而且,如果有出芽的,就先選出芽的,出了芽的,種下去出苗快。但是記得,芽出太大了,就不能了,有個小芽尖的是最好的。”
“好,知道了,凌沙姑娘!”婦人們笑呵呵的答應(yīng)。
“還有一點,這土豆,你們帶回去后,就倒在院子里,曬曬太陽,今天一下午,明天再曬一上午挖塊最好。”
“為什么?”有人問。
“因為之前土豆人家都是在倉庫里儲存的,不見陽光,溫度低,曬曬太陽,種下去后出芽快。”凌沙回答。
“凌沙姑娘,那我們種下去得多長時間長出來芽呢?”楊才才問。
“七八天吧,差不多半個月,基本就都出齊了。最好是在出苗后,能下一場雨就更好了。而且記得,在花都謝了后的幾天里,要給苗子培一次土,挖行道中間的土往苗子的行道上培。過一個多月,再培一次。記得要培兩次土。”凌沙回憶著醫(yī)絕里關(guān)于土豆的一些記載,說道。
“為什么培土?”楊二才傻乎乎的問道。
“因為土豆長的越來越大,怕露出土的外面來,被風(fēng)吹到的話,就不好吃了,皮會變綠,味道會發(fā)麻,那個是有毒的,人就不能吃了,也不好賣出去了。所以,培土這事,一定得認(rèn)真做,也不能培的太厚,不然土豆不好呼吸,容易臭在地里。”凌沙輕笑,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有人嘆息。
“娘呀,我原里以為土豆像豌豆一樣,是苗子上長出來的,原來是地下長出來的。那為什么叫土豆啊,那就和紅薯差不多啊,那怎么不叫白薯或者黃署的?”楊二才又傻乎乎的說道。
“噗嗤”凌沙聽了,笑出聲來。
“這位大哥,你猜對了,土豆只是我們跟著北晉人叫的,其實,書上寫著的,土豆還有別的名字,叫馬鈴薯或者地蛋。”凌沙笑瞇瞇的說道。
凌沙心里想,其實這些年輕人很聰明的,可惜沒能讀書,竟然由紅薯想到叫什么署。
“啊,哈哈,果然是叫什么薯的。”楊二才開心的說道。
他哥楊才才笑呵呵的看了自己弟弟一眼。
“好了,基本就是這些了。如果后續(xù)我再有想起來的,讓白大哥告訴你們吧。”凌沙擺了擺手,看向白宴冰,表示自己說完了。
白宴冰點頭,看向眾人,“大家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有還沒聽清的,現(xiàn)在可以問。”
眾人搖頭,清楚了。
畢竟都是種田的,門道都懂,只是記住這個的方法和需要做的事情就行了。
“行,那大家跟我來領(lǐng)土豆,九爺爺那邊念一個人名,過來找我領(lǐng)一袋,自己找人幫著往家搬。”白宴冰說完,跟村長那邊打了個招呼,往麻袋堆那邊走去。中午看著的那幾個人一直給看著,他們的媳婦去跟凌沙學(xué)的。
“王二保,去領(lǐng)吧!”村長喊,王二保媳婦就快快樂樂的走向了白宴冰。
她男人正好是看袋子里的一個,夫妻兩人抬起一袋子費力的挪到了一邊看著。
看他們領(lǐng)到了,村長在他們名字后邊的那一百斤下面畫了個圈,表示領(lǐng)過了。
杜老二家,杜老大家,今日都沒領(lǐng)。白宴冰自家的,更是會放到最后一天,他家的一畝地,平安和翠煙何婆婆花氏四個人昨日也已經(jīng)翻完了。
再就是李大夫家,村長家,今天都沒領(lǐng),先緊著村民們。
四十九家領(lǐng)完,最后一袋子,因為凌沙做示范時,用了幾顆,已經(jīng)開過袋子了,白宴冰也沒安排人。最后白宴冰讓村長家搬回去了,村長也把自家兒子的名字寫在了上面,記了個一百,又在下面畫了個圈。
還有兩個沒走的大男人幫著老村長抬回去。
看谷灘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