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蜀軍在拿下魏郡后,局勢風云變幻。曹植欲與蜀漢結盟,諸葛亮親赴鄴城。張飛等將領在常山之戰大獲全勝,蜀軍與魏軍隔衡水對峙。如今,曹植聽聞諸葛亮已至鄴城,急忙率眾文武趕往鄴城,三國局勢將在會盟中迎來新的變化。
話說曹植一行人馬不停蹄地趕至鄴城,同行者有曹洪、典滿、許儀、桓范等人。曹植一眾的到來,讓鄴城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諸葛亮聞得消息后,先是安排曹植等人住下,此舉看似周全,卻也有幾分先冷落之意,諸葛亮意在談判中占據更有利之形勢,為蜀漢謀取更大利益。
曹植住下后,心中掛念聯盟之事,思來想去,決定先行拜訪賦閑在鄴城家中的前御史大夫陳群。陳群昔日在曹魏陣營中地位頗高,如今雖已年邁,但智謀仍在。
曹植來到陳群府邸,一番寒暄后,便表明來意,欲說服陳群重新出仕,助力此次聯盟。陳群卻搖頭嘆道:“吾年事已高,精力不復從前,實難再為朝廷效力。”
曹植苦苦相勸:“公之才華,世人皆知,如今曹魏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公若能出山,必能助我等一臂之力,也不負先父與先兄之恩。”
陳群聽聞曹操與曹丕之名,心中泛起波瀾,念及舊恩,猶豫再三后,終是決定再幫曹氏一把,答應加入此次的會盟談判。
三日后,諸葛亮才派人去請曹植一行,開始商談會盟一事。會談之地設在鄴城一處宏偉的殿堂之中,四周墻壁上掛著古老的字畫,彰顯著此地的莊重。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卻無法驅散屋內那凝重的氣氛。
眾人入座后,諸葛亮率先開口:“子建公子,今日吾等相聚于此,乃為天下蒼生謀太平。但聯盟之事,需謹慎商討,諸多細節仍需達成共識。”
曹植微微點頭:“孔明先生所言極是,朕亦希望此次聯盟能為兩國帶來福祉。”
桓范在一旁輕咳一聲,說道:“吾以為,聯盟之首要,乃明正統。魏國乃承接漢統,文帝陛下乃通過漢獻帝禪讓之形式登上皇位,此乃天下共知,魏國代表中央政權,此點需明確。”桓范說完,目光堅定地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神色不變,緩緩說道:“元則先生此言差矣。先帝劉備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后,漢室傾頹,先帝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曹丕篡漢,獻帝乃迫于其威脅才禪位于他,魏國實乃逆賊之舉,蜀國才是漢室正統之延續。”諸葛亮的聲音沉穩有力,在殿中回蕩。
陳群此時開口道:“孔明先生,禪讓之事,有詔書為證,且滿朝文武皆在,不可謂不正。”
諸葛亮看向陳群,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長文,那詔書真偽尚待商榷,曹丕以威逼之手段,使獻帝就范,此非正道。況且,吾主劉備以仁治天下,以興漢為志,其正統性毋庸置疑。”
曹洪拍案而起:“汝等休得胡言!我大魏才是正統,豈容你等置疑。”
楊再興聞得曹洪此言,也站起身來,怒目而視:“哼!若魏是正統,為何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我父劉備以匡扶漢室為使命,才是真正的正統所在。”
一時間,殿堂內氣氛緊張,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曹植眉頭緊鎖,他深知正統問題乃此次聯盟的關鍵,若不能妥善解決,聯盟恐難達成。他看向諸葛亮,說道:“孔明先生,吾以為,正統之辯,不可意氣用事。魏國承接漢統,此為事實,蜀國若不承認,聯盟恐有變數。”
諸葛亮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后說道:“子建公子,漢室正統,在于其仁德愛民。若以威逼之禪讓為正統,那天下豈不亂了綱常?”
桓范冷笑一聲,道:“孔明先生莫要狡辯,禪讓自古有之,皆是順應天意,魏國得此正統,當之無愧。”
趙云在一旁開口道:“桓元則,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