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源同意出售ATi了嗎?”
一聽這話,腦中的不忿和抱怨,都被大衛丟到九霄云外去了。
罵歸罵,恨歸恨,真要是撒手不干,那是不可能滴!
羅蘭可是大衛看著長大的,肚里有多少墨水,大衛可是比誰都清楚,要是他真不管了,那這個連小學都沒讀完的家伙,怕是要被資本家們玩的團團轉。
“沒有,何國源再一次拒絕了我們的要約收購。”
面對大衛的詢問,秘書搖了搖頭,將手中的文件擺放在大衛面前,說:“ATi的董事長何國源表示,ATi目前狀況良好,暫時沒有出售的意愿?!?
“他還特意說明,這不僅是他的意思,也是體股東的意思,讓我們不要繼續報價了,因為價格太低,股東不會接受,價格太高,我們也不愿意。”
如此話語,讓本還有所期待的大衛吸了口氣,點了點頭。
翻開文件掃了幾眼,那帶有何國源簽名的ATi傳真信函上,言語異常的直白。
當羅蘭從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上回來,告知大衛暴雪資本要嘗試收購ATi后,身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大衛便讓下屬和ATi聯系溝通,詢問對方的出售意愿。
但可惜,第一次問價,就以失敗告終。
雖然現在的顯卡市場上,3dfx仍舊是老大,但ATi也遠沒有達到要變賣資產宣告退出的地步,他們覺得自己仍舊有一戰之力,所以直接把暴雪資本的要約收購,當成了笑話。
好吧……
事實上就連大衛自己,都覺得這個邀約純屬腦子有病。
一家根本就沒有硬件業務的公司想要收購一家硬件公司,這算啥?
開拓新市場嗎?
別開玩笑了!
一家公司即便以收購的方式開拓新市場,那他們也只會開拓和自己有關聯的市場。
就比如說,搞有線電視網的傳媒公司和好萊塢娛樂公司合并。
還比如說,甲骨文收購SUN。
只有和公司主營業務相關聯的市場,才是最好開拓,也是最容易打造護城河的市場。
跳躍式發展,一頭莽進一個陌生的領域,只會讓公司死的很慘。
暴雪資本目前的主營業務,那就是娛樂。
在這種情況下,和游戲娛樂有關的顯卡硬件的確能被稱之為關聯市場,但問題是,光搞一個顯卡有個屁用啊?想要組成護城河式的產業鏈,那不得自己造電腦,寫系統?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得從造CPU的英特爾開始收購了,然后便是主板商華碩,內存顆粒廠商三星和硬盤廠商東芝,系統共給方微軟……
這特碼的真的是在想屁吃!
所以ATi覺得暴雪資本有毛病,那是真的很正常。
畢竟雙方那簡直就是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兒嘛!
可惜,羅蘭態度堅決,并且表示這是比爾-蓋茨給自己提供的生財之道。
于是乎,同樣覺得這筆收購有些搞笑,但卻對比爾-蓋茨提供的渠道深感興趣的大衛,便再次向ATi發函,而這一次,直接就是溢價邀約了。
面對暴雪資本開出來的百分之一百二的價碼,ATi還是否決。
之后每隔一月就階梯遞增的一百三、一百四,更是讓ATi覺得暴雪資本腦子有病。
而當暴雪資本第五次報出百分之一百五的收購價碼時,ATi終于不忍了。
他們不想在這種無聊的游戲上繼續扯皮!
如此一來,ATi才會正式發函,義正言辭的表示,除非溢價夠多,不然……
我們絕不會賣!
說白了,這其實還是錢的問題。
要是暴雪資本一開口就是兩倍的溢價,ATi的股東們是不可能果斷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