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思量一番后,羅蘭便又覺得這種情況,實屬自然。
因為他手上拿著的,本就是侵吞市場的大賣系列啊!
像《哈利波特》,完結十年,依舊能霸占時代華納的公司歷史票房排行榜,《死亡圣器(下)》所創造的十三億票房記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魔法石》、《死亡圣器(上)》、《鳳凰社》、《混血王子》、《火焰杯》、《密室》、《阿茲卡班的囚徒》更是占據了榜單的第七、第八、第十一至第十四以及第十九名,這種夸張的霸榜行為本來就是市場占有率的體現,而在它們賺錢的情況下,那就勢必會有其它電影出現虧損。
《指環王》就更別說了,三部曲本就是新線票房最高的電影項目。
而《加勒比海盜》和漫威嘛,前者在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里統治了迪士尼的公司歷史票房排行榜,后者,則在后十年里對全球電影市場形成了屠殺。
當侵占市場的大殺器全都聚集在一起時,獨吞飽和市場,本就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當一些作品隨著羅蘭的介入,出現制作時間和上映時間的偏差后……
若是還不擠壓檔期,那是真的沒有天理了。
就拿《哈利波特》來說好了。
羅蘭的前世,《哈利波特與密室》是在零二年上映的,但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接手之后,只能在零三年上映的它可不就和其它項目撞到一起去了?
再比如說《諜影重重》。
羅蘭的前世,這個系列可是拍到哪算哪的,可在羅蘭一口氣立了三部曲后,不接二連三的拍,那怎么樣都對不起通過公募基金的方式套現出來的資金啊!
還比如說《加勒比海盜》。
羅蘭的前世,《加勒比海盜》可是拍一部寫一部的,可在羅蘭朝著日后那個辭演《神奇動物在哪里》的約翰尼德普砸去五部片約后,五部曲,就直接上了迪士尼的統籌計劃表。
漫威也是一樣,羅蘭的前世,福克斯撕掉凱文費奇的計劃后,所有的電影宇宙,那就只停留在幻想之中,而現在呢?那個光頭提前八年成為了漫威影業的總裁!
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情況下,把電影拍成電視劇,才是他該干的事情啊!
如果說之前,羅蘭還只是個抱腿王,所以更多的時候,蝴蝶效應僅在他參與的《蜘蛛俠》等項目上體現,那么現在,當他成為金大腿后,變化,可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當他以為自己只是壟斷了互聯網時,從一開始就沒被他當一回事的票房市場其實早就被他點爆了,這就像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打架,結果非常可樂死了一樣,雖說羅蘭只是針對迪士尼布了局,但在布局的過程中,和迪士尼有關的一切,其實都已經被他傷及了!
‘草!’
‘頭疼!’
想明白這一茬后,羅蘭便摁壓起自己的眉心。
在手中項目就等于市場占有率的情況下,就算他想繼續做內容,那都沒市場給他做。
這其實就是傳統媒體和流媒體的差距,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所以傳統媒體在做內容時,就勢必要對檔期和對手做出分析,向市場做出妥協,因為在同一時間內,電視、影院這些傳媒載體所能呈現的內容是有限的,又或者說,用戶永遠是被動的。
但流媒體就不一樣了,甭管你如何生產內容,那都不會出現因為市場不夠而無人問津的情況,因為在這時,不是你選擇用戶,而是用戶選擇你。
當然了,就算明知曉市場已經無法容納下自己的野心,但羅蘭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打算。
如果說在此之前,他只是為了哄老婆開心,所以才打了一個電話關心公司業務,那么現在,當他得知公司面臨的問題后,解決矛盾,就成了他必須得做的事情。
將手機開成免提,然后沖著沙發上那位已經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