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并不盛行的年代,傳統媒體可是牢牢地把控著宣傳的主導地位。
誰都無法忽視雜志、報紙、電臺、電視臺的影響力,植根于這些傳播媒介的影評人,往往能夠影響相當一部分觀眾的觀影選擇。
就比如說,羅杰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陽報》的個人專欄上強力推薦一部電影,并且將其標為四星,在這種情況下,這部電影的次日票房小漲幾十萬都算是輕的,這還是評論家們的影響力,而若是把他們,換成本就有票房保證的導演呢?
那種輿論轟炸,無疑就是深水炸彈。
《小鬼當家》上映的第二天,由于北美院線尚未聯網,各地院線的統計數據還在匯總上報的過程中,北美院線聯盟別說拿到數據進行公布了,就連驗算的機會都沒有,而在這個時刻,已經對外發售的《紐約客》、《好萊塢報道》、《紐約時報》等各式媒體,都刊載了他們專欄作家的影評——和《綜藝》、《紐約每日新聞報》、《華盛頓郵報》不同的是,《洛杉磯時報》,直接就把自己的封面版面給賣出去了,那張模仿愛德華蒙克著名油畫‘尖叫’而拍攝的電影海報,直接就被印刷在了報紙的封面,不僅如此,窗外的兩名竊賊,也被報社做了修飾,原先的喬佩西和丹尼爾斯特恩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西斯黑暗尊主達斯維德,以及銀河帝國皇帝達斯西迪厄斯。
如此手筆,讓瞧見報紙的圈內人暗自咂舌。
是《洛杉磯時報》的封面版塊太貴了嗎?
不……
和黑暗尊主、銀河帝國皇帝的印刷版權相比,明碼標價的版面,根本就不值錢。
要知道,以《星戰》角色為背景的公關稿至今只出現過三次。
每一次,它出現時,都意味著這是一場屠殺。
而等拿到報紙的家伙翻到與封面廣告相對應的那一版時——
赤果果的評價,更是令他們艷羨不已。
“……毫無疑問,約翰休斯對孩子成長的拷問,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十八年前,我在拍《美國風情畫》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想過,日后會有家伙,能把車輪上的阿美利加、車輪上的青春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拍完《早餐俱樂部》、《春天不是讀書天》后,約翰休斯又將自己的視角對準了那些想要了解世界,想要張望一切的兒童,《小鬼當家》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溫馨的家庭喜劇,還是一部反映當下兒童成長狀況的寫實影片,我真的很難想象,被詹姆斯卡梅隆選中,正在拍攝動作科幻片的羅蘭艾倫竟然能將陷入成長焦慮的兒童演的那么棒,銀幕上的他在帶給我歡笑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如果我以后打算要孩子的話,一定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如何讓每一個孩子在龐大的家庭中得以健康成長,才是各位家長需要深思的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和羅蘭艾倫飾演的凱文一樣,擁有獨自在家的機會,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和他一樣幸運,如果凱文遇見的不是兩名竊賊,而是達斯維德和達斯西迪厄斯,那或許就得先請出t800,才有一線機會,守住他自己的家……”
如果說盧卡斯只是含蓄的表達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好,用《星戰》的兩大反派來給羅蘭拉伸票房的話,那日后將漫威評為‘不是電影’的斯科塞斯,可就有些過火的可怕了,“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拍的好,克里斯!你們選中的羅蘭艾倫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有孩子能在喬的壓迫下自如表演。”
兩位猶太幫的導演都已經發文了,那作為老大哥的弗朗西斯自然不會落后,只不過,因為侄子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休斯的僵硬關系,他并沒有像斯科塞斯那樣露骨,而是打著自己女兒的旗號,進行發聲,“我們一家人一同去了影院,看得很開心,索菲亞還告訴我,電影中的凱文,也就是主角的飾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