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的拍攝過程并不復雜,因為超級英雄起源電影的拍攝模式千篇一律。
第一步,矛盾顯現,第二步,矛盾激化,第三步,矛盾消除。
說得通俗一點,那就是小學語文老師在寫作時強調的總分總。
可即便聽起來很簡單,但不同人寫出來的最終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而這種差異出現的緣由,其實就是每個人的能力不同。
《黑鳳凰》、《黑衣人》也是這樣的格式,但他們拍出來就是爛!
為啥?
因為他們的敘事結構不對!
超級英雄電影的敘事結構常用的就是兩種,一種是‘金羊毛式’,原型便是古希臘神話中英雄伊阿宋跋山涉水取得珍寶金羊毛的故事,主角會前往一些地方,一路風光旖旎但危機四伏,而主角在一路的歷險與戰斗中完成了自我認同、價值選擇與心理成長。
另一種就是‘俄狄浦斯式’,原型便是悲劇大師索福克勒斯所作的《俄狄浦斯王》,當然了,商業片中的這種模式核心可不是什么‘弒父娶母’,也不是什么‘三一律’啊!而是重點描述主角與悲慘的命運不斷抗爭,在這個過程中,主角認清自己,實現價值,最后收獲成功。
第一種結構最典型的電影就是《蜘蛛俠英雄遠征》,第二種結構最典型的電影就是《鋼鐵俠》,雖說總體結構被削減了不少,而且悲劇這兩個和商業沾不上邊的玩意也被砍了,但制造沖突的手法依舊不變,至于什么《星球大戰》宇宙、《x戰警》系列,用的則是坎貝爾神話理論的敘事結構,所以什么致敬都是扯淡,天下文章一大抄,導演編劇也是對著框架寫的。
正因如此,同樣是對著框架來寫,主要求穩的《蜘蛛俠》,也不可能主動的跳出這個舒適區——廢話,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掙錢去的,腦子壞了才追求標新立異啊!
都開卷考試了還抄不對答案?
這明顯就是資本至上嘛!
像《黑衣人全球通緝》那樣,舉著戴森吸塵器去對付外星人?
這觀眾看了不出戲就有鬼了!
而里面的尬舞?
這部電影是陳慧琳投資的嗎?
繼續跳舞,談戀愛不如跳舞?
一部電影里面融合了唱、跳、ra,那你索性別請黃貴婦,直接請時長兩年半的練習生!
人家沒準還能送你個籃球呢!
《蜘蛛俠》第一部所謂的賣點,其實就是炫酷的特效、花哨的打斗以及稍許點綴的愛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滿足粉絲們yy的基礎上,以更適合孩子們的劇情,將這些能夠驅使大人砸錢的小祖宗們給請到電影院來,在經過九四年這么一鬧騰后,本就不懷疑孩子購買力的制片方就更不會得罪這個群體了,如此一來,在補完幾個‘虐主’的鏡頭,稍稍展示了一下校園欺凌之后,劇組便轉戰選好的校園,在門口拍攝兄弟情深的戲份。
說實話,雖然羅蘭點名要請小李子,但這也是他第一次和對方見面。
前世了解對方的渠道也就媒體新聞,而這一世之前嘛——也還是媒體新聞。
之所以要請小李子來演哈里奧斯本,除了有對方長得比較嫩,樣貌適合以外,未嘗也沒有比試一下誰更帥的意思,而等羅蘭瞧見那道金發身影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嗯,那對便宜爹媽還是夠意思的。’
‘迷倒萬千少女的臉蛋,還是非常吃香的。’
羅蘭摸了摸自己那棱角分明的臉頰,自戀的想著。
可是,等小李子瞧見突然出現的羅蘭,這個還在blist咖位里死命掙扎的他走上前來,想要和圈內最炙手可熱的巨星打個招呼時,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感覺,令羅蘭撇起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