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凱特一道兒,提前三個月置辦完圣誕節禮物后,眼瞅著時間還早,肆意壓馬路的他們便東轉轉西看看。
沒過一會兒,閑累的二人摸進了一家影院,想找部電影歇歇腳。
正值淡季,影院里的大片沒有多少,兩人合計了一會兒,選了一部愛情電影——
《球愛的天空》。
沒錯,就是《球愛的天空》,名字沒有錯!
但人家這個球,可不是富婆快樂球,而是高爾夫球。
咝……
不對啊!
這個高爾夫球好像也有歧義啊!
呃……沒關系……
歧義歸歧義,看歸看嘛……
《球愛的天空》一開始說的是一名能夠打出各種花式的超牛嗶高爾夫球手因為輸掉了一場關鍵比賽,而陷入自責落魄的狀態中,心理出現了障礙,無法重返球場。
于是乎,心灰意冷的他回到了老家,在那兒開了一家高爾夫練習場,繼續用熱愛的事業謀生。
突然某一天,一名心理學博士來此學習,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可以換工,男主教女主打高爾夫,女主給男主做心理輔導,在這種交往下,男主愛上了女主。
可惜,女主已經有男朋友了,而她的男友,還是男主的競爭對手,為了從自己的敵人手中搶走女人,男主在朋友的慫恿下,決定重回賽場。
在愛情的鼓舞下,男主打出高爾夫球歷史上難度最大的球,一路凱歌,踏入了最后的決勝局,但是,擁有冒險精神,招招想秀的他,依舊輸了。
雖再嘗敗果,但男主卻收獲了美人心。
不過,愛情和事業,并不是本片的重點,真正的中心,是影片最后,男女主依偎在沙發上的對話——
胸懷冒險精神的男主告訴女主,只靠胸中英勇,那不過是個莽夫,他喜歡女主的智慧,以后會向她學習;
而女主也告訴男主,小心翼翼帶來的平淡只會讓重復沖散美好,生活可以平淡,但愛情不能趨于無聊,她愿意嘗試著去理解男主的無畏。
說實話,前頭還好,兩人會被喜劇情節給逗樂,但看到這里時,羅蘭和凱特,那可是一臉的尷尬。
羅蘭前世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而凱特其實就是沖著主演名單上的凱文-斯科特納和蕾妮-羅素去的。
他們本以為,這是一部體育運動和愛情相結合的標準制式電影,可誰也沒有想到,整部電影的真正核心,卻是告訴每對戀人,在感情的游戲里,永遠都沒有勝者,想要讓這場游戲長久的維持下去,那就需要雙方同時學會妥協。
oh!y!god!
如果在沒有出現分歧之前,他們或許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大肆討論理解的重要性。
但現在嘛……
他們幾乎是跑著逃出電影院的!
不僅如此,骨子里都好強的兩個人在吃晚餐時,還非常默契的吐槽了這部電影。
凱特用叉子戳著沙拉,毫無淑女形象的說“凱文-斯科特納演的家伙明明穩定發揮就能贏,但卻非得和瘋子一般將每一球當做人生中的最后一球來打,實在是太不理智了……他不應該選擇性格和他反差巨大的女主,他要的是能陪他冒險的家伙!”
羅蘭也深表贊同“我壓根不明白,女主為什么要選擇男主,女主是一個冷靜知性的心理學博士,她和男二才更般配,因為她永遠不可能跟得上男主那種冒險的腳步!”
雙方都明白,感情這種東西,可不能和電影里說的那樣,主動妥協。
因為這玩意不是九鎊十五便士的選擇題,只要做對過一次,每一年就能得到相同分數。
感情游戲永遠沒有正確答案,反倒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誰先認輸,誰就完蛋。
至于理解、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