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大王子窩闊臺的。大王子窩闊臺現在西征,我們若是在金國上京消滅脫脫哈主力!再從脫脫哈手里搶回北方四城,他那另外兩個哥哥,未必幫手!齊國,剛降金國,脫脫哈上京兵敗,齊國必然反悔!這是我們奪回北方四城的,最好機會!”
北方四城,雄關天險,南方漢人聚集地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四道咽喉關卡。
元國以北方四城為據點,隨時可以騎馬長驅直入宋國北境。
李氏皇族,帶領滿朝文武,幾千萬國民,苦苦捱了幾十年。眼看著土地一點一點被蠶食,將士犧牲越來越多,軍隊越打越弱,國民越打越窮,國力財政也日益衰退。
特別是北方四城和,現在宋國邊防重城繁城之間,兩百余里,昔日良田無數,人民無數,在無數次戰爭中,漸漸化作一片荒蕪!比與金國交界處的百里荒蕪還要多出一倍有余。
直到二十多年前李昊登基,痛定思痛,做出宋國遷都的決定!從北方盛京,遷到南方金陵。
這次戰略大遷徙,從國家層面上,算是正確。
雖然徹底荒廢了大面積的國土,但那片國土已經被打殘,不再適合耕種居住。只能留作形成與元國之間的緩沖區。
只設烽火臺,數百瞭望塔,斥候。
接下來,宋國利用繁城,南方山脈天險,重新建立國防線。保證了剩下國土的安全,使國家可以安心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百廢俱興,事實上,宋國就是這二十年,得到喘息修養,國家經濟才得進一步騰飛。
讓出了大面積的國土,還讓元國,與金國,形成事實上的對峙。以前是兩個游牧民族商量著一起搶宋國,現在是兩個游牧民族爭搶著戰略要地,決定以后,誰來搶宋國!所以,十年前,他們自己就先干起來了!
這種態勢,也影響了另一個漢人國家,齊國。拋開宋國不談。以前,元國是,選擇著搶宋國,齊國。后來就是,只盯著齊國搶。
齊國也苦苦捱了多年,但是齊國經濟不行,打仗也差點。所以最近的消息就是,齊國終于投降了!每年上供,自稱王,成為附庸政權。
好處有了,痛也有,這世間,從來就沒有只有好處的事。
讓出大面積的國土,遷都!意味著,失去了無數國民。雖然有數百萬民眾跟著朝廷一路南遷,但是,絕大多數人民是沒有遷徙能力的。這些人就留在故土,接受做一個亡國奴。
亡國奴的命運是悲慘的,血淚組成的。就算延續下來的生命,伴隨的也是持續的屈辱
這些是,所有宋國人心里的痛。皇帝,是責無旁貸的第一痛!
李昊皇帝下令遷都之時,同時也昭告天下,宋國邊境,永遠對任何民眾開放!永不言棄。也不知是這條法令永不言棄,還是,意指對外面的民眾永不言棄。
反正,就算知道這樣會混進來很多奸細,這條法令,也一直在執行。
聽到有機會攻克北方四城!皇帝眼睛一亮,不自覺挺一下腰板。
楊凌歇一口氣,又道:“我們還有第三選擇,就是,按兵不動,兩不結盟。但是必須要加強我們的南方防線,加強軍備!因為,我們不出兵,金國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我們也遲早會面對,挾勝而來的元國!這種選擇,下策,以現在的態勢,我們很難守住!正如皇上先前所說,元國得金國的陵水等三城,我宋國危矣。”
皇帝面色有點激動,道:“不能坐以待斃!那,我們準備好,與金國結盟,與元國開戰嗎?”
楊凌眼睛看往武將排頭一人,那是軍方第一人,樞密使郭威。
郭威五十有余,名氣威風,眉寬高額,雙目有神,看似威風凜凜一員武將,其實也是一名文官。當年他和另一人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可樞密使之位落入他手,這面相,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