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作戰,在城墻指揮的,基本都是百戶。因為兵種多,場面大,各司其職,千戶如果指揮,那就一團糟了。
城墻上,分區域防守。不管你是誰的兵,區域里面百戶的話你都要聽。比如石百戶手下的弩手,就正在聽另一個百戶指揮,躲在盾牌下。而他手下的槍兵,正被石百戶吆喝著,做好防守準備。
聯軍一鼓作氣,沖到城墻下,推車的靠著車一邊喘氣,一邊打開云梯。步兵沖上來打開車架,拉起云梯就往城墻上搭。
宋軍又有其他幾名百戶大聲喊叫起來,陳峰一臉愕然,不是攻城的吃虧嗎?!這怎么看起來是守城的挨打呢?!電影里,書里,全是大忽悠?
好吧,大家看看歷史,統計一下,攻防城,從數據上看,你會發現,多數城池是被攻破了。能守住的,是少數,不對,極少數。
理由很多,比如,攻方,有選擇攻打時間的權利,有移動便捷,有充分準備等等。
簡單一句話概括,但凡人家來攻城!多數就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沒有七八分以上的把握,吃飽了撐的趕來給你送人頭?
齊元聯軍就是,利用宋國,潛山關毫無準備,突襲!
而且,人家清楚知道你有多少人守城,人馬一萬,十倍于你!弓箭手,十倍于你!火力壓制,十倍于你。
這里密林叢生,可以打造器械。但是聯軍仿佛知道宋軍已經用巨石泥土等封住了城門。人家攻城車什么的都不做,集中資源,只打造云梯車!一夜可以打造出來多少云梯車,都是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反觀潛山關的宋軍,對來犯敵人,卻一無所知。只知道,斥候所言,齊國八千,元國兩千人馬。合計一萬。僅此而已。
齊元聯軍身后,一座臨時堆積的高臺上,四王子脫脫哈站在最高處,眼里一絲不屑如果不出意外,潛山關!手到擒來!
類似的場景,在宋齊兩國邊境上的,盤山關,虎峽關,同時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