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昊,正在宮中與三位執宰議事。左丞相王文進,右丞相楊凌,樞密使郭威。三人面前放著茶盞,皇帝待他們委實客氣。
左右丞相,左丞相王文進稍微尊貴點,年齡也大一些。一般對答,都是年輕點的右丞相楊凌。樞密使郭威作為軍方代表,因為今次,議軍事。
楊凌道:“皇上,與元國已經簽約,聯合出兵相關事宜,已然談妥。待我軍出征,與元軍匯合伐金之日,盤山關,虎峽關,元軍齊軍就會全部退出,移交我宋軍。戰俘也已經贖回,這次因為涉及談判,所幸元軍沒有濫殺。對元軍的銀錢賠付,也洽談妥當。這次賠款金額比較高,主要是元軍在潛山關損失慘重,索要賠款較高。”
李昊苦笑:“這么說來,潛山關,將士浴血奮戰,打了勝仗!反而是過錯了?!真是諷刺啊!”
楊凌面色有些難堪,王文進道:“皇上,一城一地勝負,不足以改變整個戰略結果,元軍取我兩關,也能迫使我宋國簽訂城下之盟。皇上上次所言極是,為避免日后再現,必須加強軍事,整頓軍務。”
李昊搖頭嘆息一聲“可惜啊!還指望和金國盟約敲打元國!可笑啊!還奢望拿下元國北方四城!我宋國協助元國滅金,自毀門戶!金國邊境,南方事宜,是你們政事堂首要大事!昔日面對金國,尚且應付艱難,今后可是元國!”
楊凌回道“皇上,協議上,元國還是承認。滅金以后,金國的陵水等三城割讓給我們,如果真是這樣,那也是極好!不過我們還是打算,戰后重兵逼近陵水等三城,防備元國毀約。同時加強與陵水等三城相對應的城池,加高城墻,全部建墻不太可能,可以多建堡壘,布重兵。陵水三城離我最近的邊防城武陵城,還有百多里路,沿途依照與北方四城緩沖區地帶一樣,多設立烽火臺,瞭望臺,多派斥候。好消息就是,我們現在有了新式武器,震天雷,特別適合守城近戰!潛山關能守住,全靠震天雷。”
李昊點點頭:“說到潛山關,這次作戰勇猛,將士死傷慘重,盡快擬出獎賞,撫恤條陳。莫讓將士寒心。這次,重賞!還有,錦城援軍,兩日之內抵達潛山關,相關人等,也要賞!湖州,劍門城,援兵遲遲未至。所涉官員,你們也擬個條陳,必須懲處!但那兩關將士,也要賞!沒守住關隘,非將士之過!死傷一律和潛山關撫恤一致!”
楊凌回話道:“是,皇上,兵部,吏部,眼下正在調查援軍原因,很快就會出結果。”
左丞相王文進心里暗自盤算,門下御史陸遜,在京城鋒芒畢露,讓他去邊關磨煉,果然有用,這次潛山關立下大功,是否,讓他回來做個侍郎?自己日益衰老,皇帝有心整頓軍事,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堅持,看到宋軍北伐。
皇帝李昊道:“我看陸遜,劉銘的折子,這個義軍陳峰,還有孫思偉,沒有他二人,潛山關也會陷落,此二人,你們怎么安排的?”
楊凌道:“孫思偉的震天雷,委實厲害,元軍這次還要求我們聯軍攜帶,被我們堅決否決了。這等利器,萬萬不可泄密出去。孫思偉已經抵達京城,現被秘密安置在火器營,侍衛也配置齊全。至于獎賞,還在商議。陳峰有點特殊,他是齊國逃難過來的平民,當日自愿上城,所以名為義軍。戰后,已經離開,據說,去了武陵城。因為是平民,這個獎賞,也還未定。”
王文進道:“皇上,陳峰此子不簡單,監軍陸遜折子,千戶劉銘折子,戰場觀察使記錄,均顯示此人驍勇無比,一箭射死元軍斥候哈赤兒!三箭射退元國第一神箭哲別!宋軍全軍皆為證。而且,元國四王子脫脫哈戰場懸賞天下,誰若能殺陳峰!賞千金!千戶!誰若擒陳峰!賞萬金!萬戶侯!后來不知何故,取消了格殺懸賞,只有生擒懸賞。”
李昊道:“還有何故?無非是看上了我宋國英雄!想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