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公園高臺上擺著評論席,是一大圓桌,以示在這方圓,所有評委都是平等的。圓桌圍坐評委五人,四男一女,如果陳峰看見,必會大吃一驚,那女子正是紗巾女郎。
五人面前,桌子正中,就是今天收到的新詞。一長須老者,取過一張,看完,做個標記。遞給女郎,女郎看完,做個標記,遞給下一位。
眾人有條不紊進行篩選甄別,忽然,長須老者眼睛一瞪,驚嘆道“我宋國,何時出了此等文采斐然之士?”一胖胖老者笑道“沈大人可是發現了什么妙處?”那長須老者沈煜沈大人正是金陵學正。他拿著一張紙片感嘆“何止妙處,自從有這中秋選詞,老夫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上佳之作!此時心中所感,難以描述。來,溫大人,請你自己來品味品味。”
這位胖胖的老者就是京兆府尹溫子然,這年頭,能做文官的,都是飽學之士。基本沒有例外。京兆府尹溫子然進士出身,也愛好詩詞,既然官府本身就要協理這次活動,所以他也直接來做個評委。平時一些小范圍比賽聚會,可有可無。可是今次這類大型活動,份量就很重。今天到場的參與者,都是文人,商人,官宦世家,名門望族等,他們掌握著社會輿論,風向。在這里出點風頭,得點好名聲,對自己是大有裨益。
溫子然臉上帶笑,接過詞箋。學正雖然是他的屬下,但是今天大家都是評委。僅論對詩詞的評判,學正是勝他一籌的。因為金陵大小詩詞會,學正基本都會參加。發現發掘人才,推廣文化教育,是學正的份內之事。
溫子然慢慢細讀,臉上的表情原本溫雅帶笑,慢慢變得僵硬,變得肅然,又皺眉,最后一副若有所思
溫子然旁邊坐著的是翰林院學士薛非寒,翰院學士地位清貴。薛非寒看到溫子然魂游天外,也不客氣,直接從他手里抽出詞箋品閱起來。
看完詞,薛非寒隨手遞給旁邊秦子衡道“秦兄也看看,如何置評?”秦子衡與王靜宜,都是民間公認最好的詞評人。
秦子衡舉人,特愛詞。三試不中進士。遂潛心修習詞作,以錦州慕容白為偶像。可惜他沒有慕容白那份文采,寫不出大量好詞,但是他在另一面,卻顯露出天賦。就是評詞!往往一語中的,切中關鍵,評語犀利,中肯,嬉笑怒罵句句要害!江湖有言沒有秦子衡的評論席,是沒有靈魂的評論席。憑著這一點,秦子衡也是混的風生水起。當下接過詞箋,認真品味。
王靜宜,就是那紗巾女郎,眼下她已經取下薄紗。畢竟身為評委,再以薄紗拂面,且不說對其他評委有怠慢之意,看起來也有損評委公正,公平,公開形象。
取下面紗的王靜宜,那張鵝蛋臉波瀾不驚,平靜如一汪湖泊。雙目明亮深邃,仿佛看你一眼就能洞悉你內心。王靜宜本身詞就寫得極好,在詞人界享負盛名。宋國樂伎所唱之詞,起碼兩成都是她的作品。當然,原因之一也可能她本身是女子,所以所作之詞也特別適合女人演繹。不僅如此,王靜宜在評詞上也頗有名聲,她的評語,言辭溫文,春風拂面,良言暖心。聽起來只有好話,沒有秦子衡那般犀利言辭。
那,遇到不好的詞呢?王靜宜,對于中等次以下的詞,不予置評!所以很多詞人,以得王靜宜一句評語為榮。
所謂男評秦子衡,女評王靜宜。
兩人雖然沒有任何交往,卻也多次搭檔。秦子衡手里的詞箋轉到她手上,她瞥了一眼就輕輕放下。
看到學正沈煜投來疑惑目光,王靜宜淡淡解釋道“此詞我方才見過,我的評語是,此詞一出,余詞盡廢!何人還敢詠中秋?”
沈煜深以為然“老夫只想知道,此人乃何方神圣?溫大人?溫大人!”京兆府尹溫子然還在沉思,聞言一驚,看著沈煜道“沈大人喚我?哦,是了,恭喜沈大人,這詞人陳峰,十有就是我金陵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