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還是稍遜元曲山一籌。
有好為人師的賭客給人分析“第一,陳峰固然詞好,但是比的詞曲,重點是量,自創。元曲山顯然更有利。第二,陳峰太年輕,這種創作,是需要沉淀的,就算存貨,越年輕的自然也越少。第三,陳峰太雜,又會武功,又會詞,元曲山多純,就只玩唱的!”
這是技術性分析,還有非技術層面的,那就是元國人,多數還是希望元曲山贏。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宋國,肯定就會上升到國家層面了,兩人不由自主就會被迫代表國家。
在元國,元國人還算純粹。
萬眾矚目之下,比賽,正式開始
一位常年負責吆喝攬客的角,穿戴整齊,站在臺上,開始致辭,首先感謝兩位愿意展露才學,感謝嘉賓,感謝
每一次成功的演出,幕后都有無數人默默奉獻。前面在開場白,后面一群記錄譜曲的,采編的,傳遞信息的,也在緊張準備,有條不紊,此時,整個勾欄演繹院子,都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享此時。
規模效應能帶來連鎖反應,隔壁院子,一樣是人滿為患,只是入場費,稍微便宜一點。因為這里不是現場,是實況轉播。臺上同樣有人在致辭,正在口若懸河地訴說隔壁現場情況。
“各位,眼看那攬客說完禮詞,元曲山,元大家站起來,對著大家拱手一禮!哇!滿場人都在為他加油!諸位,噓”臺上男人,做出側耳傾聽狀,隔壁,果然是一陣陣喧嘩
元曲山作為地主,展示高姿態,首先上臺,接受大家的歡迎支持,就開始他的演繹。跟伴奏確定節奏,試一下音,就著小鼓節奏,開始演唱他的第一首元曲。
“各位!”隔壁舞臺上的攬客,接過后臺遞上來的紙條,笑著說道“元大家這曲,詞句華麗,詞意溫婉,如輕語低述,如情人私語請我們的碧兒姑娘,為大家演繹這首新曲。諸位一聞為快!”
。